很多家长都面临一个难题:随着孩子逐步进入青春期,他们不仅会变得叛逆,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内心关起来,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是找不到聊天话题,没说几句就被孩子嫌弃啰嗦唠叨。
难道这一切都是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吗?当然不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变得艰难,又该如何做才能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内心世界呢?别着急今天就来为各位家长支招。
青春期孩子,跟爸爸妈妈总会有代沟,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到底是孩子的错还是家长的错呢?
其实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也一定会有一对有问题的父母,父母和孩子在青春期时的沟通很容易遇到问题,那么沟通注意技巧是很必要的,反思也很重要。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的八个理由,看看那些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己的父母,有什么话要说,这些都是孩子内心最真实的表达,值得每个父母去反思。
01
不关心我内心的想法
有时候真的不知道爸爸妈妈都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他们就是不明白我到底需要什么,为什么他们就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我?我为什么要顺着他们规划好的路线走下去?
我不是一个傀儡,我也有自己的思想,我也要自己思考,我也会生气。
02
似乎只有大人的事儿才最重要
爸爸妈妈似乎对于我的事情不以为然,好像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工作,只关心自己的事情,我们的事情在他们眼里都不值得一提。
所以我的烦恼,我的顾虑也没必要跟他们说,说了他们也不会重视我,安慰我,反而会责骂我,嘲笑我。
03
提各种要求,自己却都做不到
为什么有些事情连爸爸妈妈自己都做不到,却总是要求我一定要做到,我们看到父母犯的错,给他们指出来,还会被误解为顶嘴,他们总会吼叫着教训我们,觉得这就是在教育我们。在他们眼里,好孩子似乎就是要什么都听父母的。
04
没耐心听我的真实想法
根本没法跟爸爸妈妈沟通,他们就像听不懂我的话一样,对于我的意见熟视无睹,总觉得我还小,说出来的话很荒谬,都是借口,都是无理取闹,他们还喜欢独断专权,很多时候不征求我的意见,也从来不听我的解释。
05
跟我聊天,话题只有学习
爸爸妈妈除了给我买衣服穿,买吃的之外,话题永远都是学习,没完没了的问我最近学习咋样,这让我很烦躁。觉得跟他们没法沟通,话不投机。
在家里爸爸妈妈跟我说话,永远开口闭口都是把学习搞好,成绩再提高一点,作业写完没,考重点学校……
06
用冷冰冰的大道理代替心贴心的交流
每次鼓起勇气想跟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可是他们听完总是会啰里啰嗦一大堆道理,摆出大人的姿态,居高临下的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我。
除非我赞同了他们的观点,才会不再说下去,否则会一直说的不停,直到我不得不接受为止。其实,我需要的是平等的交流,是真实的表达自己。
07
用发火的方式代替平心静气的教育
开完家长会,爸爸回家劈头盖脸狠狠地批评了我。其实我每次考得不理想,或者在学校里犯了错误,我都已经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了,如果爸爸妈妈可以心平气和的跟我沟通,我一定会改的,谁会不想自己变得很优秀呢?
08
最后如果我做了父母……
等我长大了做了家长,我一定不会每天都黑着一张脸对我的孩子,我会跟孩子做好朋友,跟他聊天,跟他沟通,让他可以自由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委屈,做一个理解孩子的,可以平等沟通的父母。
这些都是我们孩子最真实的呼声,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是时候好好反思一下,你们真的给到了吗?
那么家长们该如何做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走进他们的世界呢?
与孩子沟通的4则技巧
技巧一: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这个技巧并不仅仅是个人意见,更是太多孩子的呼声。中国的家长们太喜欢做主包办,劳心劳力的结果却往往是不被理解,甚至还要收到埋怨。
家长们往往忽视了一点,他们自以为是的替孩子考虑,实质上是一种对孩子选择权利的剥夺,更是一种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最直接的表现。
家长因为经验丰富,他们对孩子的安排很多时候确实是捷径,可这种未经孩子认可的捷径恰恰不是孩子们需要的,这种需要即是主观的独立性体现,更是孩子客观成长的必要条件。
家长说是为孩子好,孩子说家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家长说学这个今后有前途,孩子却说“不喜欢,没兴趣”。
无论是在指导学生选择兴趣爱好也好,选择报考的高中也好,家长一定要记住:“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要交流不要专制,要沟通不要独裁”。
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孩子们的想法、看法、做法肯定有不成熟、不准确、不恰当的成分,家长不要俯视,而要平视,要以沟通与协商的方式求同存异。
技巧二:要承认自己有不如孩子的地方
承认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某些不适应甚至是落伍;承认我们在教育孩子不犯错、少犯错的同时我们也在不自觉的犯着错误。
所以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虚心一点,只会更加赢得孩子们的信任。现在的孩子接收新鲜事物的速度太快,能力太强。
技巧三: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我们一直在提,要和孩子平等对话,平等沟通。家长们想和孩子实现有效沟通。可什么样的的方式是孩子能接受,家长能做到的沟通方式呢?
有研究表明,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是最能够体现平等原则的沟通手段。反观现在的家庭沟通方式,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及其所在家庭,效果十分不理想。对于这个现象做了一些分析:
其一:家长与孩子交朋友的目的不明确。
很多家长“屈尊”与孩子交朋友、平等对话的目的,还是要教训孩子,还是要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复制、粘贴到孩子的脑海里。这种完全专制、独裁的指挥棒不得不说也是孩子的悲哀。
他们应该有形成自己独有价值观的机会。家长与孩子交朋友,首要目的不是去影响、教育,而是要理解、倾听。
其二:固化思维限制了与孩子正确的交流。
细节决定成败,同样细节决定沟通效果。沟通是一个细致的不能更细致的教育行为,要细到每一段话,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字。
拜托各位家长,当你要向孩子明确表达赞许或警告的时候,甚至需要注意您每个字的音调。
只有以信任为前提,孩子才肯向家长倾诉,家长才有倾听的机会,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长们切记,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小就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要记住,孩子的敏感性是天赋,青春期的孩子,敏感性尤其强烈。倾听是为了了解孩子的需求,那么在有效倾听后,就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完全照搬家长的方案,家长要有妥协,要有商量,要给彼此余地。
技巧四:多夸夸孩子,赏识是教育的一部分
总结对孩子的夸奖和赞美必须有两个前提:
一是家长本身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明辨是非美丑,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二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实施赏识教育,否则孩子长到十五六岁家长突然一赏识,孩子还真可能由于不习惯而拒绝接受。
所以请家长们要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考验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家长自身。孩子能否做出值得赏识的事,需要家长以正确的价值观加以引导;同时孩子正确的行为能否第一时间得到最及时的赏识,更需要家长的发现和肯定。
赏识教育更不能仅仅持续一时,而要长期坚持,行程规律,有惯性。否则会让孩子产生疑惑,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对于如何在生活中,把赏识教育落到实处,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全力发现闪光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秉持的一种教育态度,希望子女成才,成大才的美好愿望。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把这种愿望落在实处,不能仅仅提一个宏大的目标,就想着孩子能成为艺术家,成为科学家,成为歌唱家。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其二:及时发现优点,及时肯定。只要孩子们有优点,就会有收获的时候,是金子总要发光。
作为有心的家长不但要去发现孩子的优点,而且要及时给予肯定,尤其那些小毛病比较多,已经习惯于受批评,甚至有些自卑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告诉他们:你的这个优点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你有这方面突出的才能要加油,你一定能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把孩子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或者长期被老师和家长忽视的优点、优势挖掘出来并加以肯定,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十分有好处。
其三:不要吝惜表扬。赏识教育的核心是爱,实质是认同,外在表现就是表扬。对孩子的爱是老师、家长们不曾动摇的基础,这点毋庸置疑。而认同则像前文提到的,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要通过孩子品质、习惯等多方面的观察,找到闪光点,并以次作为激励,促进孩子学习、品德全方面发展。
而这一切都将以表扬为纽带,完美的连接起来。表扬即是连接孩子各方面品质的纽带,更是赏识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固然不忍心伤害孩子,但又为何不能用最优美的语言去赞赏、夸奖、表扬他们呢。
其四:杜绝一味批评。请家长记住,对孩子的教育要有训诫、批评,可只会一味的批评,那么这个批评绝对是无效的,会起反作用的。
对于批评和肯定这两种常用的教育手段,并没有任何偏见。绝不是反对或者拒绝使用批评这种教育手段,特别是对于违反价值观、违反原则的事,要零容忍,直接公开批评。
但请家长们注意,孩子确实还小,他们的自制能力还比较弱,自我检讨的能力也不健全,甚至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在同样的地方摔跟头。
要正视这样的事实,接受这样的现实,因为父母也是从这样的阶段走过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孩子略显幼稚的行为时,有更强的包容心,以引导孩子纠错、改正为目的,以传递正确做法为根本,杜绝一味批评而没有正确引导。
正处于青春期或即将步入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们:对于和孩子的有效沟通,要重视但不要畏惧,心中坚定地相信我的孩子是优秀的,现实中积极落实沟通技巧,相信孩子与您一定无话不谈。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