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早恋——让孩子们伤不起!

  前几天接一朋友电话,说她女儿上中学16岁就谈恋爱了(同班同学),父母欲制止她们发展,却遭到男孩的威胁,说不答应(要嫁给他)就杀了她们全家,害得朋友忧心忡忡,不知怎么办。你说现在的青少年怎么这么前卫呢,网络科技在发展,而他们的思想却在落后,越变野蛮无理了。做父母的都是这样,孩子还小就希望她快快长大,长大了不听话真的很烦人。想想自己女儿也14了,对孩子的教育也很少,希望她能正确认识早恋的危害,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早恋,也有叫做青春期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在中国,“早恋”一词带有长辈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为多。经过二十年在中国的调查表明,在中学阶段没有发生过感情的人很少。而大多数都是暗恋、单恋(单相思)。只有相互有好感,才能发展成为早恋。早恋行为是青少年在性生理发育的基础上,也是心理转化为行为的实践。

早恋——让孩子们伤不起!

2021年-07-24 21:23:05|分类: 婚姻家庭 |标签:恋爱异性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中学生早恋的产生  内因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发育的逐步成熟,特别是性开始成熟以后,他们从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了爱慕异性的愿望。一方面现代中学生性意识发展较早,中学生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心理上会萌发一种性意识,也就是说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认识异性的性别,以及两性的差别和联系,开始考虑自己如何扮演一个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如何与异性进行交往,一天一天就可能会产生爱慕异性的心理。但是一般从性意识的觉醒开始,从半懂不懂,两性开始疏远,进入朦胧期,随着向往异性心理的不断发展,开始进入迷恋期,进而开始结交异性朋友,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对特定对象产生钟情,产生爱慕之心。这个过程,是爱情产生发展的特定的过程,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感情、特定的人际关系。刚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虽然性意识成熟较早,但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性格都不成熟,他们处理不了这种高级的感情,于是就会产生早恋。  外因  1.家庭因素。随着离婚率的不断增长,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的孩子越来越多,在这种家庭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由于缺乏完整的父爱和母爱,于是想从异性同学那里寻找慰藉。而异性之间在交往与接触中会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这是他们在家中很少能体会得到的,这种愉悦会促使他们更加频繁地接触与交往,从而产生了早恋情绪。还有些孩子,尽管父母没有离异,但由于其父母没有严谨的生活作风,社会交往过于复杂,而直接影响子女,使他们有效仿的动机,也容易产生早恋。还有一些家庭,父母均在,父母生活作风也严谨,但由于父母家长作风太浓,不善于与自己的子女沟通感情,交流思想,动不动就是说教,甚至喝斥,子女在家中没有发言权,产生一种孤僻心理,于是很可能去找和自已平时还算和得来的异性去倾诉心中的苦闷与委屈,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进一步发展演绎成了早恋。  2.学校因素。在情感教育的问题上,现行的德育体制上是一段”空白”,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作为教育家庭机构–学校,在管理上规定了中学生不允许早恋,便是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明白早恋的危害性,所以始终杜绝不了。另外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的情感教育教师,甚至连兼职的辅导教师也没有。班主任充当了这个角色,而班主任还有许多其他的工作要做。再加上在情感教育的问题,由于没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来参考,于是这顶工作就显得有点无序和被动。主要表现在没有重视事前的引导,等到发展问题后,才开始注意,所做的工作也只是对事情的调查及处理,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   3.社会因素。社会生活中关于性的方面的刺激越来越多。首先,电视片、广告片、电影、杂志中关于情爱的问题出现的非常频繁;其次,生活当中成年人特别是现代的一些青年人的生活方式,与一些传统大不相同的情爱观,严重地影响着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使他们感到迷茫,感到一种好奇,进而开始模仿成人的行为。

  二、青少年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朦胧性   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   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有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3、变异性   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4、差异性   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很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俨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则关系发展的很深,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儿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比较成熟的男性。在年龄相当时,多半是女孩儿采取主动。男孩儿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儿,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

  三、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  第一种,爱慕型,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 早恋;品性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第二种,好奇型,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很容易产生性冲动,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 想结交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   第三种,模仿型,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第四种,从众型,即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周围人是指所出的同年龄群体。   第五种,愉悦型,即为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早恋现象。青春期男女之间的密切交往,往往会给双方带来愉快的体验,这种愉快的体验会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密切交往,逐渐转变为早恋。   第六种,补偿性,即为了获得感情补偿和排解受挫的情绪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感情补偿是指青少年在学业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时,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或者为了摆脱感情创伤,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恋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绪,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   第七种,逆反型,即由于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早恋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就是”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 早恋关系发展。   第八种,病理型,即由于病理原因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在当代社会,由于营养过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遗传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体早熟,身体外观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变态心理。这是诱发青少年早恋的主要客观因素。   上述的各种类型也常见于成年人的恋爱之上,尤其是第一次谈恋爱,当然也有没有经历过早恋的人。而且,因为成年人的力量较大且有较多的知识,所以产生的相同后果有些性质比早恋的孩子更为恶劣。

  四、早恋的不利影响  由于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严厉打压,早恋的学生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压力与矛盾,早恋者可能注意力分散,使得自己的志趣和目标发生改变。可见早恋造成危害主要不是因为早恋本身,而是来自早恋者受到的多方面压力。  身体上:由于很多早恋者情绪不够稳定、好冲动、易动感情、自控力较差,常常会产生各种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良情绪。这会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久而久之,有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病症、低血糖等症状。  心理上:对于早恋者而言,早恋是一个既充满欢喜而充满苦闷的过程。由于对对方的爱恋,早恋者常常因为对方的苛刻要求而造成情绪变化;也有因为早恋而遭到父母、同学、老师的压力,造成心理失衡;当不能与恋人见面时,早恋者常常坐卧不安而沉迷于幻想,在幻想中乞求慰藉。如果这种心理发展过深,少部分人会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与异性发生性关系。  干扰学习   由于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差,往往无心学习,成绩下降,是十分常见。这就是早恋反对者反对早恋的最重要理由。 每一件事物,在每个人身上的效果是不同的,对别人好的东西,对你也许不好,早恋也一样.这就看你怎么去处理这件事情了  可能促成越轨行为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激情占优势、容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许多热恋中的少男少女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而过早地发生两性关系。这是早恋造成的对双方身心造成最严重的损害。   可能导致犯罪   早恋者一般年轻气盛,对一些事件十分敏感。特别是男孩在女朋友面前,面对一些让自己“吃醋”的行为恼羞成怒,对一些人大打出手,造成违法犯罪。  另一种情况时,由于父母的不支持,谈恋爱的金钱花销无法取得,诱发偷和抢的念头。这是早恋对社会最严重的危害。

  五、正确处理好自身的早恋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去处理  1、要清楚地认识到早恋的危害,用理智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早恋最直接的危害是严重干扰学习。由于整日整夜满脑子想着自己喜欢的那个异性,因此, 会使你没心思去学习,也觉得学习没多大意思,上课注意力就难以集中。 由于没有认真听讲,因此,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有人说:事业的引力,爱情的驱力,歧视与压迫的反作用力,是人生的三大动力。因此,早恋处理得好,可以产生“合动力”。有关统计材料表明,那些在中学时代就耳鬓厮磨、如胶似漆地恋着的,大都是学业荒废,爱情失败,甚至有的由“爱得深”变为“恨得深”。相反,那些把爱深深埋在心底一心向学的青少年,多数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能够赢得爱神的青睐。因此,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要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毅力的真谛是战胜自己,你能战胜自己,便会摆脱早恋。   2、要注意心理卫生,不看不适宜的报刊杂志、影视节目,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多看一些伟人的传记,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 有些青少年早恋或者单恋,喜欢夸大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 认为对方的一言一行都与自己有关,甚至是受自己影响的。对方成绩下降,挨了老师批评, 以为这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因此,替对方难过;对方近日精神不振或者 瘦了,认为这是因为对方想念自己的缘故,因此,自己很感动。青少年的这种心理,其实是一种“自作多情”。 青少年在这种对异性的想念和思念中,除了使学习下降外,还能得到什么呢!   3、要正确处理早恋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关系。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会开始关注异性同学,并希望了解他们,与他们交往,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青少年对异性的依恋并不是有些家长和老师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件丢人和见不得人的事。这与道德品质无多大关系。绝大多数青少年都“早恋” 或“单恋”过一个自己很喜欢的异性。关键是青少年如何正确处理早恋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关系。不要过分地敏感,不要以为异性对你好一点就是爱上了,也不要动不动就向人家表达爱。   4、多参加集体活动,分散独自喜欢一个异性的注意力,不要与异性单独交往。 通过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并能获得同学们的帮助和友谊。同时,这样做,能分散你早恋的注意力,减轻你的烦恼。 也能使你头脑冷静下来思考,淡化你对你喜欢的异性的强烈情感。现在没有早恋,也许不久就会早恋, 因此,应尽量避免同异性同学单独交往,因为受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爱”的火焰,随时都会被异性点燃,到那时,你就是想让它熄灭,也都难以做到。   5、设法摆脱早恋。当有人向你表示爱意或求爱时,当你对异性萌生爱意时,可采取如下方法:      ①转移法: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去,用探求知识的乐趣来取代不成熟的感情。   ②冷处理法:逐步疏远彼此的关系,以冷却灼热的恋情。   ③搁置法:即中止恋情,使双方的心扉不向对方开启,而保持着纯洁的、珍贵的友谊。

  六、父母应该如何看待孩子早恋  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在同性同年龄人中形成亲密朋友关系的同时,由于性的萌动而导致对异性的关注和恋爱的感情,而且,这种关注会不断增强,以致对特定的异性萌发出爱慕之情是很自然的。家长应该信赖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地位与孩子谈心,帮助孩子处理情感波动的问题,是可以培育孩子自觉地去约束自己的行动和生活的。  在对待青春期少男少女“早恋”的问题上,家长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同时,要进行一些适当的性、恋爱、婚姻教育。当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时,家长不要惊慌失措,如临大敌,要对孩子进行热情的帮助,可以告诉孩子:德国伟大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英俊少年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喜欢心目中特定的异性是这个阶段的孩子都会发生的,但这种喜欢只能保持在友谊的层面,不能成为“恋爱”,因为你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如果因为早恋而荒废学业、前途也非常可惜的。  2、如果发现孩子陷入早恋,孩子对所爱慕的对象魂不守舍时,家长不能用讥讽、责骂甚至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更不能冲向学校、对方家中,或向邻里诉苦,弄得满城风雨。最好的办法是理解孩子,体贴孩子,运用“冷处理”的办法。因为当孩子产生恋爱情感时,随着憧憬产激动也会为伤感、社会环境压力、甚至性欲的纠缠而苦恼,父母不但要洞察孩子这种内心情感,而且还要从旁加以引导,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并给孩子以热情、严肃的忠告。要教孩子自尊自爱,区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适当地向孩子讲讲爱情的社会道德性和爱情的权力责任,使孩子对恋爱、婚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要告诉孩子初、高中生谈恋爱最后“终成眷属”的还不到3%,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早恋对中学生学业有影响,如果因谈恋爱影响到不能继续求学深造,即使两人结婚了,生活也必将充满坎坷与矛盾冲突,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对孩子早恋问题,家长的教育要和风细雨,又要有一定严肃态度,不能埋怨、责备,帮助孩子走出“早恋”的困惑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3、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活动,以转移其注意力,发泄其充沛的精力。校内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校外的旅游、交友、公益劳动等既可锻炼身体,又可益智、养性。同时,鼓励孩子根据个人兴趣,发 展个人爱好,如进行集邮、读世界名著、练习写作投稿,使课余的时间充满情趣,充满快乐,也许,“早恋”的情感会适当减弱和转移。 对于中学生“早恋”问题,笔者想多说几句。因为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儿童营养供给充分,加之社会环境有形无形的“性”刺激,儿童性成熟年龄明显提前,这也导致了现在中学生谈恋爱年龄普遍提前,甚至有报道说小学高年级中也出现了谈恋爱现象。对此,家长应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不能视中小学生早恋低龄化和早恋者数量激增如洪水猛兽。在这个问题上,家长应学习一些有关儿童心理学特别是青春期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素养。平时要对孩子多留意观察,多和孩子谈心。  下面是孩子可能早恋的9种信号,供家长参考:  (1)孩子变得特别爱打扮,注意修饰自己,常对着镜子左顾右盼。  (2)成绩突然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3)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不愿和父母多说话。  (4)在家坐不住,经常找借口外出,瞒着父母在公园、歌厅等场所,有时还说谎。  (5)放学回家喜欢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或呆在一边想心事,时常走神发呆。  (6)情绪起伏大,有时兴奋,有时忧郁,有时烦躁不安,做事无耐心。  (7)突然对描写爱情的文艺作品、电影、电视感兴趣。  (8)突然喜欢谈论男女之间的事。  (9)背着家长偷偷写信,写日记,看到别人赶忙掩饰。  处于早恋之中的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反常现象。比如上课分心走神、精神恍惚,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情绪起伏大,心神不宁;开始注意打扮,突然大手大脚花钱,善于在某个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突然有人寄信、打电话来,但寄信人、打电话人不留地址、姓名;经常与某一异性交往,甚至发生各种越轨行为。  父母如何让孩子避开早恋  l 、尊重、关心、理解孩子,加强情感沟通  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感情,尊重他们在生活中的合理要求,这是取得孩子尊敬和信任的前提。在尊重的同时,要倍加关心孩子,对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失误,应及时地帮助孩子找出原因,总结教训,耐心地做好疏导工作。此外,家长要从各方面理解孩子,尤其要理解孩子在青春期生理及心理的一系列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只有家长以平等、真诚、信任地态度出现,孩子才会敞开心扉,才便于找出问题地症结。真正地教育并不是口头上地说教,而是人与人之间地相互接触和交流。  2 、帮助孩子提高认识,正视早恋  为了帮助早恋孩子真正“回心转意”,家长可以向涉世不深地孩子恰到好处地灌输一些正确地观点,推荐给他们一些青少年修养丛书,如“中学生心理和健康读本”等,从中使孩子理解到爱情并不是单纯的异性相吸,它包含高尚的情操和充实的精神生活,从而对已有的恋情进行冷静地分析,如果是被对方地优点和长处所吸引,应当把这种美好地情感深藏心理,变为促进自己前进的动力;如果是被对方漂亮的外表或优越的家庭所吸引,则说明这种感情是很肤浅的。同时,也可以使孩子认识到青少年可塑性强,个人的理想、兴趣、志趣的变化都会引起恋情的变化和发展,早恋的成功率极低,所以,应把精力放在追求远大理想和实现人生价值上,而不宜过早恋爱,空耗精力,消磨时光。  3 、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指导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转移情感  青少年好动好胜,对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和各种比赛活动有着广泛的爱好了和兴趣。 家长和 老师都鼓励早恋中的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丰富他 ( 她 ) 的精神生活,把兴致、注意、精力都转移到活动中,转移到竞争中,转向渴求知识、发展智力、增强体质方面,转移到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方面上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对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浓厚兴趣和高尚情趣;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活动中健康、宽松的男女交往环境,在集体活动中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增加孩子对多个异性的了解,逐步培养对异性的正确态度和纯真的关系,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分寸,锻炼理智分析和冷静控制情感的能力。  4 、优化家庭环境  家长在对青少年早恋现象的教育、引导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一方面要控制自己在子女面前某些过分亲昵的行为,以及有意无意之中对男女问题的津津乐道;另一方面,要利用家庭教育在伦理道德、家庭责任、社会义务等方面的特殊优势,让子女从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家庭义务、家庭责任中,认识到人在生理、心理、思想成熟之前,由于早恋而有可能带来的困惑、不适应和艰难,从而使青少年心目中的盲目幼稚的异性憧憬加入现实成份,从而使他们逐步地成熟起来,早恋现象也就从他们的内心深处自觉地得到遏止。对于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家长应更多地关爱孩子,使孩子感受到家庭是最温暖的地方,是自己避风的港湾,以减少孩子从异性那里得到关爱的机会。  5 、鼓励孩子勇敢地去面对现实,去解决问题  面对早恋之中的孩子,或许父母已经做了很多,但是,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要帮助孩子真正解决早恋问题,还需要家长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去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父母在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同时,还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去思考、去面对、去解决,使其自身内在的因素发生转变,这一环节在解决孩子的早恋问题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禁忌:对孩子冷嘲热讽,说一些过激的语言;以粗暴的态度训斥孩子,只禁不导,限制孩子的交往活动和范围;体罚、压制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早恋行为不要不予理睬、听之任之,更不能支持孩子早恋。如果是那样的话,会害了孩子。

  下面这一例子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  高二男生, 17 岁,性格内向。自上高二以来,就对同班一女生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情感。每天学习心不在焉,目光不受控制地追逐她的身影,不管她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他都能感受到她的存在。在他心中,那女孩就是“女神”,他身不由己地陷入情感泥沼,不可遏止地嫉妒与她接近的那些人,可自己偏又鼓不起勇气告白。为此,心神恍惚,成绩急转直下。   基于他的情况,家长在调整好心态的基础上对他进行了指导,具体步骤如下:  1 、指导孩子提高认识,正视早恋  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多阅读青春期刊物,了解青春期的躁动是一种正常现象,是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自然本能导致的,因此,不必有负罪感。再有,所谓早恋,不过是在青春期对异性身体的一种朦胧的好奇与向往,所以,要通过心理卫生教材多了解异性性生理发育的过程,以打破神秘感。  2 、鼓励孩子尽量多与那女生正常交往。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打破神秘感的方法之一,就是拉近距离。通过正常的同学交往,使“神”还原为“人。  3 、帮助孩子展望未来,权衡利弊  他的志向是要考北京理工大学,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搞好学习。这种情感严重影响了学习情绪。试想没有前程怎会有美满的情感生活 ? 更何况,目前的这种情感恰恰是罪魁祸首。  4 、强化“高尚的友谊比爱情更伟大”意识   将暗恋的情感升华为纯洁的友谊,为自己留一段美好的青春回忆。  5 、鼓励孩子多参加课余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将过剩的精力发泄在有意义的竞争和比赛中  6 、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必要时现身说法。 如果家长能将亲身经历和对爱情的处理方式告诉孩子,必会赢得好感与共鸣,一定能帮助孩子顺利走过“雷区”  通过以上的指导,孩子逐渐地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了。虽然调理时间稍长,并经历了一次反复,但最终还是调整好了心态。现在,他参加了年级乒乓球队,坚持每周两次训练并在校乒乓球比赛中取得了名次。另外,他对那女孩的感情降温,将她视为一般的同学,并真正与她建立了友谊关系。迷惘情感的回归,课余生活的丰富,使他不再烦恼,学习成绩也有回升趋势。可见,及时、必要的心态调整,是健康成长的保证。

  七、早恋的引导措施  1、提高认识,着重疏导,不可盲目地批评和粗暴地扼杀  早恋通常意义上是指发生在生活、经济上还不能完全独立,同时又比法定结婚年龄小很多的青少年这一特定群体里的恋爱行为。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只能是积极疏导和适当限制,而不是盲目地批评和粗暴地扼杀。否则很可能造成孩子逆反心理或恐惧心理,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和异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以后的恋爱、婚姻埋下了隐患。   “单纯地表示好感其实不值一怪”,很多老师如是说,这样的交往不像成人般复杂。但在小学生的头脑中那种朦胧的两性概念,却能导致他们做出“出格”的行为。因此,面对中小学生“早恋”行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家长都应该加以恰当的引导,告诉他们什么是健康的“爱”。  2、家校联合,加强沟通,生活和感情上给予尊重和关爱   在发生早恋的中小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涉及问题家庭。有的家庭父母离异,有的家庭存在暴力,有的家庭婆媳关系紧张,等等。这些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上享受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宽容和关爱,感情上缺乏温暖和尊重。大人们疲惫于生活,繁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需要,忽视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问题。于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就非常渴望有人分担他(她)的心事,有人给予他(她)理解和抚慰,而此时,情窦初开的异性同学就成了最好的倾诉对象。  老师和家长往往把孩子发生早恋视作洪水猛兽,批评训斥是家常便饭,辱骂痛打也大有人在。青少年学生的人格还处于相对不完善阶段,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骂、学习的压力都会成为他们幼小心灵的天平向同龄异性倾斜的动力。因此,对于孩子发生的早恋行为,老师和父母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对孩子的训斥和打骂,而是应该反省自身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经常和孩子沟通,是否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尊重和温暖。当孩子把老师和家长当作自己的朋友,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他交流时;当老师和家长成为孩子亲密的朋友,成为他们信赖的人,能理智地帮助他们分析利弊时,早恋的害处就不会很严重了。  3、开展活动,友爱互助,积极倡导同异性的健康交往  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的“单相思”,这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的共同经历,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过程,所以,我们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不能把学生的这种思想倾向过早地定义为早恋。一般情况下,这些学生当初仅仅表现为交往过密而已。但是,由于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把他们视作大逆不道、伤风败俗,过分严厉的批评和苛刻的责骂,一下子就会把孩子吓坏。在他们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下,老师和家长的行为往往促成了孩子的早恋。因此,在早恋问题的处理上既要提高警惕,又不能失之过严。  预防早恋现象的发生仍然是开展针对性的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积极倡导孩子们同异性伙伴之间的健康交往。有很多事例以及调查结果表明,广泛的、有距离的同异性伙伴的交往有助于满足他们对于异性的专注与好奇,能够减少“早恋”的倾向。

早恋——让孩子们伤不起! - 爱拼才会赢 -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0313.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