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哲玮
谈到电竞,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不过是个“打游戏”的行当。
这是个矛盾密集爆发的圈子——很少有行业像电竞一样,在社会舆论中同时拥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口碑。
在圈内,电竞是荣耀和激情,优秀的职业选手年收入数百万,就是粉丝眼里的“英雄”。
在圈外,电竞却被列为“玩物丧志”,“英雄”则沦为大家口中的“网瘾少年“。
在过去的一周,王者荣耀世界冠军杯总决赛中,TS战队在0:3的绝境中,连扳四局,以4:3击败劲敌DYG,夺得总冠军,并将1344万元的冠军奖金收入囊中。
国内另一大焦点电竞赛事——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季后赛中,王思聪麾下、曾代表国内战队拿下首个全球赛冠军的IG战队,却出人意料地以0:3惨败给来自杭州的LGD战队,惨遭淘汰。
荣光与质疑下,电竞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电竞选手的行情水涨船高,也成了许多“追梦”年轻人的职业梦想。
本期讲述的是一群电竞职业选手的故事,他们之中:
有的人入圈一年,只打过一次正式比赛,因为表现不佳错失了接下来的上场机会;
有的人不到25岁,曾做过MVP,但却担心自己成为电竞圈的“老头子”,每天花比新人多10倍的精力适应版本更新;
有的女选手拿下了冠军,却因为主办方嫌女子电竞关注度不高,而被解散战队,最终转型成为游戏主播;
也有的人入“圈”无门,始终在次级联赛队伍徘徊,最终回老家修车……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一、放弃高考"打游戏",一年只打一次正式比赛
小陈,男,19岁。电竞生涯:1年。
我放弃了高考,高中毕业后成了一名电竞选手。
刚开始,家人特别反对,尤其是我爸,他无法接受我不高考就跑去“打游戏”。他说我是给“家里抹黑”,“打游戏也能叫职业?”
当时我还差几个月才满18岁。俱乐部规定,必须经过家长同意才可以参加培训,所以我就天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和我爸妈耗着。
最后我妈没忍心,就给我签了字。
直到现在我和爸爸的关系也很僵,但我又渴望得到他的认可。我想向他证明,我不是在“打游戏”,和他所以为的那些游手好闲的人不同。
但职业选手也却是不那么好做。虽然我打了一年的职业比赛,但只上场过一次正式比赛——因为我是一名替补选手。
当时我们队伍打进了职业联赛的季后赛,所以单靠一场比赛的结果已经不影响排名。教练就给我这样的替补选手一个机会,把主力都换下去了。
最后,那场比赛自然是输了。
职业电竞可不像大家平时所以为的“打游戏”,一点也不轻松。我把电竞比赛比喻成“下围棋”,一招一式都有讲究,每个节点必须踩地准,神经紧绷,稍有不慎,就被“一波推平”。
作为替补选手,我平时没什么机会打比赛,训练强度也比不上主力选手。所以,正式比赛上很难跟上节奏。被全力应战的敌队击溃,也就不奇怪了。
英雄联盟为代表的5V5的MOBA(多人战术竞技)类游戏,目前最主流的电竞项目之一
但那场比赛我的个人表现实在太差了。
因为机会少,所以一上场我就很紧张,接连出现了操作变形的失误,这直接导致队伍输了整局比赛。
看到比赛结果时,我脑子都快炸了。摘下耳机后,我似乎还能听到台下粉丝在骂我。最后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下场的,不敢抬头、不敢跟队友说话。
更让我难受的是赛后复盘。
教练会在回放比赛录像时,特意在我失误的环节暂停,并当着全队人的面详细解析,还点名批评了我的鲁莽。
那时候,我感觉有个瓶子在我脑子里摔碎了——以后我在队伍里可能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对于电竞选手来说,每一次正式比赛都是万分难得的机会。
我们不像体育职业选手,主力可能会因为一些身体碰撞等原因出现受伤、或者犯规禁赛,替补队员的机会还比较多。
但在电竞场上,主力队员常常能接连打好几个赛季。我连这次机会都没把握住,以后想上场就更难了。
后来的情况比我想得更糟,不仅错失了未来的登场机会,连平时的训练频率都下降了。
我们日常训练赛的资源和时间有限:主力队员从下午2点到晚上11点都需要打训练赛、战术复盘。
我和其他替补选手凑不齐五个人,就只能自己在游戏里练习,或者做直播工作(职业俱乐部通常会和直播平台签订商业合约,选手每月需要完成数十小时时长的直播任务),带俱乐部的粉丝一起玩。
不过,虽然正式上场机会少,但通过游戏直播等工作,我的月收入还是能到1万元左右,已经很满足了。
某职业电竞战队训练室
主力队员的收入就更高了。虽然他们压力很大,但关注度和粉丝量都很多。
他们随便发条微博就有几千条评论和转发,还可以经常参加各种商业活动、抛头露脸。
现在我还无法和爸妈证明我的能力。替补选手,离我心目中的位置还差距很大,我必须通过努力多参加几次正式比赛。
只有这样,我才可以有更高的收入和粉丝,最重要的是,我爸爸可以在直播里面看到自己出人头地,不是他所想象的那种人,会认可我、表扬我。
最近我在和教练商量让我转会到其他队伍。
我想优先考虑实力弱一点的队伍,虽然收入和关注度可能不如现在这个队,但有机会能打上主力,参加更多比赛。
打职业电竞的巅峰期很短,只有尽快找到机会,才可以再拼一把。
二、25岁成电竞“老头”,年入200万依然不开心
郑爷,男,22岁。电竞生涯:4年。
我是电竞圈的"高龄选手"。
在我周围都是一群不到20岁的小年轻,跟他们比我真算得上是个"老头子"了。
跟大多数职业选手比,我算是蛮幸运的了。我大学期间就休学去打职业。家人虽然不理解,但也没有反对。
出道后我就成了主力队员,还拿过几次职业联赛的冠军,当选过MVP(最有价值选手)。队伍也一直把我作为核心选手,对外做包装宣传。
这几年我还在微博上积累了300多万粉丝。
因为资历老、拿过成绩,我人气不错。每年的收入通过工资、奖金、拍广告等途径,差不多能赚到200万左右。
最近我还拿出一笔钱给爸妈买了套房,还剩下不少钱存进银行。
刚打职业时,我就想打游戏只要能养活自己就好了,没想到我可以走到现在这个位置。
我很感激电竞这个行业,它认可了我的另一项技能,才有了现在的一切。
某电竞赛事总决赛现场
但梦想都实现了以后,我却很难再开心起来了。
刚入行时电竞选手待遇虽然不好,但每天的生活却也单纯。我们每天起床就训练、研究战术、休息、打比赛。
现在工资提升,训练基地也在别墅,还有荤素搭配的伙食和专业教练,但我们面临的压力也大多了。
有名气以后,我需要参加很多俱乐部、赞助商、职业联盟的商业合作,这都是签在合同里的,不能不去。
有时一拍就是十几个小时,再加上坐飞机往返,好几天时间就耗在这里了。
这些都会消耗我在比赛时的状态。
电竞跟足球、篮球比赛不一样,我们时刻面临着“版本更新”的挑战,有时几天内有出线变化。
对我们职业选手来说,一小点数值上的变动就不得了,相当于足球篮球比赛里突然改变了规则,可能意味一整套战术体系的推倒重来。
你不研究,对手都在研究,分分钟就能拉你下马。对我这个年龄的选手来说,这是很大的挑战。
我们的巅峰期只有两三年。当初和我一起打职业的选手,现在留下来的已经没几个了,这也让我很害怕。
以王者荣耀为代表的移动电竞近年来逐渐成为影响力广泛的电竞品类
这两年职业电竞选手的筛选标准提高,有细致的量化选秀体系,教练和分析师团队会全方位考察你的操作技术、团队意识。
即便如此,进电竞圈的年轻人还是越来越多,选手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
我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操作水平、反应时间不如从前了。一个有天赋的年轻选手,可能打几把游戏就能适应版本的变化,但我需要十倍的训练量,还要拼命研究做功课。
稍一松懈,我就什么都没有了,只能用拼命训练和钻研来寻找安全感。
我现在这个阶段,虽然看上去什么都有了,但同时外界舆论会给你一种感觉:你是不允许失败的。赢的时候怎么把你捧上去,输的时候就要怎么把你拉下来。
最难受的是有一次,我在场上表现不好,爸妈看到那些骂我的弹幕,难过得掉眼泪,打电话跟我哭诉:"他们怎么能这样,用这么难听的话说你!"
我当时也懵了,只能陪着他们在电话里一起哭。
电竞选手普遍需要承受较大的舆论压力
这都是打职业避免不了的。别人看你打比赛、喜欢你、骂你,都是行业运作的方式,也是你工作的一部分。
我见过太多选手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嘲讽和批评,心理承受不住,到关键时刻发挥失常,甚至退役。我自己也不敢去看网上的评论。
有时我在想,当初是因为觉得做这行开心才入行。但现在来看没什么工作是容易的,哪怕是所谓的"打游戏"。
三、女子选手的面试标准:腿长、颜值高就好?
莫莫,女 21岁,电竞生涯:3年。
我觉得电竞对女生很不友好。
反恐精英为代表的 FPS(第一人称射击),另一类广受欢迎的电竞项目
上学时,我和同学一起组队伍,还拿过一个比赛的冠军。那种所有人为了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感觉,一下子就把我给迷住了。
当时很天真的以为,电竞不讲性别,我对自己的操作技术和天赋也有足够信心,绝不会输给顶级的男性选手。
这种想法很快就被“教做人”。
我精心准备的各种个人操作集锦、成绩证书,在各大职业电竞俱乐部眼里,好像都不存在。他们连个试训的机会都不给,就回绝了我,丢过来一句冷冰冰的“不收女的”。
有个经理看我很失落,也就多解释了两句:“现在打职业都是食宿训一体,24小时都在一起。队里多你一女孩,管理起来不方便。”
某职业电竞俱乐部对于选手的招新要求
以女生身份加入知名俱乐部这条路,就此被堵死。
虽然不甘心,但我也只能开始寻找女子电竞战队,看看有没有机会。
当时有朋友介绍了一个老板,要组建一支女子电竞战队,我就去试训了。
我们五个女生和他找来的男子职业选手打比赛,结果还不错,我也得到老板赏识,让我当队长。
那段时间真的很快乐,我们几个姐妹足不出户,中午12点到晚上12点,除了吃饭和休息,就是训练,准备全国性的女子电竞比赛。
那次比赛我们队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冠军,但吃饭庆祝的时候,老板却给了我们当头一棒:这个队伍要解散了。
原因在于,主办方觉得女子电竞赛事关注度太低,没有赞助商和粉丝愿意买单,收不回成本。
唯一能打的比赛没了,我们老板也没了继续投资的意愿,我们只能另寻出路。
后来,我从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绝地求生,再到CSGO(反恐精英)、守望先锋、DOTA等国外游戏都尝试过,也换过各种女子战队。
但这些战队都没有训练基地,平时的训练就是走过场。有时我看着着急,训斥几个小姑娘认真点,结果有人转身就走,连着几天训练都不见人影。
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我也理解那名经理为什么说“女队员管理不方便了”——跟男朋友吵个架、生理期、沟通时嗓门大点,可能就会影响到情绪,整个队伍的训练就没法进行了。
但这些已经无关紧要了。我很快发现另一个槽点:主办方邀请我们参赛,首先问的是“颜值够高吗?”、“腿够长吗?”
这样的队伍我待不下去,我想要的是真正热血的电竞。我是来打比赛的,不是来走秀的。
比赛中的女子职业电竞选手
但现实就是这样矛盾。
对女子电竞选手来说,你想在这个圈子立足,那就只能接受走“娱乐向”、“女团向”的安排。
现在,我从选手转型坐游戏直播。抽空时,我还会关注职业电竞比赛,看那些男子选手在场上拼,就觉得,我要是个男的就好了。
四、进不了顶级联赛队伍,退役后就回老家修车
小一,男 20岁,电竞生涯:1年。
我是电竞圈最底层的选手——在次级联赛里混。
次级联赛的比赛水平、关注度、赞助收入,跟顶级职业联赛没法比。从俱乐部到选手都是条件差、收入低。
我朋友从职高毕业后,进了顶级联赛队伍里打主力。他们训练基地在市中心的一栋大别墅里,固定月薪能有3万元,是我的十倍。
我的技术水平不如他,进入了一个次级联赛队伍。刚开始我认为自己只是运气不好,打进顶级职业联赛只是时间问题。那时,我还经常给我朋友下战书,“以后赛场上见”。
我加入的次级联赛队伍,每半年有两支队伍可以通过升降级的机制进入到顶级联赛中,我们队伍被视为大热门之一。
教练和经理经常给我们打气,等到顺利打上去,就什么都会有了。
某职业电竞俱乐部的奖杯陈列室
结果让人泄气——连着两届预选赛,我们都没有打上去;更郁闷的是,拿到出线权的队伍,真拼实力可能还不如我们。
输掉比赛以后,我明显感觉队伍一蹶不振了。回来后都没有训练安排,也没有比赛复盘,气氛压抑。
大家心里都清楚,连着几次都没冲上去,肯定是要有什么调整的。
果然,有一天教练找我,问我要不要试试换辅助位(电竞游戏中的位置),XXX队员想打我现在的C位(Carry位置,主力输出)。
职业电竞中换位置是很谨慎的。后来才知道大家心思变了,不再指望进入顶级联赛,而是考虑通过个人表现引起顶级职业战队关注。
我当然不同意,还和教练、那个队友闹得不欢而散。后面就接到通知,把我列为替补,连训练赛都打不成了。
后来我只能联系其他的次级联赛队伍,并开始在游戏代练平台上接单子,赚钱维持生活。
在职业选手中,我的水平谈不上特别优秀;但对普通玩家来说,还是“神”一样的存在,带他们上分那是轻轻松松。
次级联赛的队员工资不高,大多会自己接单子赚零花钱,有的队员觉得这样来钱更快,干脆全职代练。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找到能转会的队伍,我有些慌了。如果一个队员长期没有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节奏感是很难找回来。
当时有人推荐我参加电竞教育机构培训,说通过培训后有机会打顶级职业联赛,有些慌不择路的我马上就交了1万多元的学费。
所谓的培训课程就是“纸上谈兵”,讲操作的细节和战术搭配,老师的水平远不如我们队伍的教练。
某电竞战队正在对比赛进行复盘分析
几个月培训后,我被推荐去职业俱乐部“交流”。所谓的“与职业大神并肩作战”,其实跟他们打一场切磋赛而已。
巧合的是,我去的就是我朋友在的俱乐部。比赛时,他就坐在我对面。我当时还有些侥幸,好好发挥打败我那朋友,说不定就有机会了呢?
结果,在真正的顶级职业战队面前,我们这个“培训出来的杂牌队伍”,一点还手的余地都没有。
这时我才发现,经过这场比赛,我的操作、意识、心态,各种细节……真的是被他全方位碾压。
之后我彻底死心了,回老家在叔叔开的修车行里当学徒。
现在也有小孩找我介绍进电竞圈,他觉得自己是“百里挑一的大神”。通常这种情况,我都会劝他们不要放弃读书,把电竞当业余爱好就对了。
没有“千万里挑一”的天赋,是打不了职业电竞的。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