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早恋,开房,被父亲打到骨折
短短几个词
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忿忿不平
又有多少家长有苦难言
前几天,有人在论坛发帖,自称是位母亲,讲述了14岁女儿因为早恋开房,被丈夫打到尾骨骨折的事。
开始得知女儿早恋时,平时对女儿有些偏爱的父母没有一棒子打死,而是采取了“软着陆”,跟孩子苦口婆心讲道理。
告诉她怎样的爱情才是健康的,美好的,积极的。
可女儿不信,她讲自由,讲尊重人权,谴责父母世俗、low,讥讽父母是落伍的土老帽。
她瞒着父母偷偷出门和男孩约会,回家就撒谎,被拆穿还理直气壮。
深知孩子叛逆期的父母,只好给女儿强调了两条底线:
一是绝对不允许有性行为,
二是学习始终要放在第一位。
然而,女儿的成绩一落千丈,从班级前十倒退成倒数第六。
同时,她做了一件让父母绝望万分的事——和男友开房了。
这天,女儿彻夜未归,父母绕着城市找了一圈又一圈,动用了所有关系。
当最终确定女儿在酒店时,父亲慌得腿都站不住了。
找到女儿时,她和男友都光着身子。
父亲强忍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回家后,气得发抖的他扇了女儿一耳光,骂她不知廉耻,不懂自爱。
从没被打过的女儿也气红了眼,拿起东西就疯狂地摔,把书一本一本往父亲脸上砸。
看着毫无悔意的女儿,父亲暴怒之下抓起打冰球的杆子,将女儿的尾椎骨打到骨折。
青春期的孩子是最叛逆的,他们容易对父母产生抵抗,更容易因为情感的萌芽发生早恋的行为。针对这样的事,很多教育人士都给出建议说,不要因为孩子谈恋爱就一竿子打死,否定他的爱情,他的世界观,早恋并不一定就是要坚决反对,可以用更加温和的方式,给孩子讲道理。
估计不少网友会吐槽了,你看,这个父母挺开明的了吧。一开始得知女儿谈恋爱的时候也是“软着陆”,苦口婆心地讲道理,不完全否定她早恋,结果却发生了这样的祸事。
但其实频道君想说,我们所说的给孩子“讲道理”,倡导一种朋友式的家庭关系是希望父母真的能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走进她的内心,而不只是一个孩子。像一个朋友一样倾听她的爱情,她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男孩,他们的感情路是如何的,然后在这个过程中给以正确的引导。
让孩子也理解父母母
N
十几岁的感情,最纯真,它会一辈子留在最美好的记忆里。它不是大逆不道的代名词,也不需要“格杀勿论”。
《完美陌生人》里,在得知女儿谈恋爱并与男孩约会时,她的父亲往她包里塞了一个避孕套。
他做了最坏的打算,也尽全力给了女儿保护。
吃饭时,女儿Sofia打来电话问父亲该不该去男孩家过夜。
父亲的话令人动容:
“不要因为他不高兴而去他家,这不该是唯一的理由,你也别指望我多支持你去。
但我要说的是,这是你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是你会铭记一生的事情,不仅仅是你明天和朋友聊天的谈资。
如果你以后想起,无论何时回想起来,这件事都会让你嘴角带笑的话,你就去做吧。
但如果你并不这么认为或者不太确定,那就忘掉它吧,因为你还有大把时间。”
最终女儿没有去男孩家。
她明白了父亲的话,自己还没有能力去承担“过夜”的后果。
心理学在对养育的研究中,提出了“理解性回应”的要求。
不论是打骂还是溺爱,都无法让孩子真正理解背后的原因。
所以他们叛逆,他们抗争,他们寻找一切机会表达自己的力量和“先进”道理。
而从“我不能”到“我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从接受灌输到形成健康自主的观念,需要父母的引导。
孩子都是善良的,他们也会理解父母。
我们总说要走进孩子的心里,理解孩子,但其实理解是相互的。
在一段家庭关系中,家长要做的不仅仅是理解孩子,更多的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让孩子也理解你。
故事里的父亲,从来没有打过女儿,在酒店找到女儿的时候,却对女儿下了狠手。这其中愤怒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对女儿的心疼,才14岁就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但女儿却并不能理解父亲,反而是向父亲扔东西,甚至并不觉得羞愧。也许是她自己都尚未有清楚地认知,不知道自己失去的什么,或许她在以后回想起来也会觉得无比后悔。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叛逆,不好“管教”,如果你一直都以管教的心理来看待,那孩子确实很难跟你有共通点,从而做到理解你。只要我们用心的跟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让他们理解自己的父母并不难,因为那些稚嫩的灵魂都是善良的。
这件事发生之后,我也问过身边的很多家长孩子,他们的孩子会出现晚归甚至夜不归宿吗?
很多家长们反映,他们平时活着周末晚上聚会一般8、9点也就回来了,在外面吃饭也会提前打招呼,不会晚回家,因为他们知道爸爸妈妈会担心。
平时零花钱给的也不多,但从来不会乱花,我们是小康之家,都会选择给孩子更好的,但他们也很理解,知道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
孩子是善良的,他们不是不服“管教”,也许只是没用对法子,可能你只要用点小“心机”,他们就会心疼。所以,家长需要的只是多花些时间在孩子身上,多用点“心计”。
对“性”的盲知目
N
女孩不懂自己错在哪,因为她从来不曾真正认识“性”,也就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撒贝宁在《放学别走》里和00后讨论过早恋的话题。
“在中国的教育里,一直有一个领域充满了神秘,就是性。青春期的这个阶段里,你们会产生本能的冲动,如果这时候没有把握好尺度,将会酿成一生都很后悔的错误。”
这也恰恰是父母们反对早恋最重要的原因:孩子的身体底线意识,太薄弱了。
曾经一个报道16岁女孩一年做了5次人流,医生无比心痛,想给她讲解避孕知识时候,她却一脸稚气地说“流产不就是避孕吗?”
很多时候孩子的认知存在偏差,如果父母不直观说明这件事情的危害,他们也许真的不能理解其中的严重后果。
她们接触到的信息,多半是性的美妙,恋爱的自由,身体的自主。
可他们不知道,冲动过后,自己面对的将会是怎样的残局,甚至不清楚后果。
国家人口计生委总结,流产年轻化趋势明显。4万人中,25岁以内妇女所占比例为47.5%。
另一项调查显示,46%的被调查未婚青少年对人工流产持无所谓态度。
堕胎的过程,远没有广告里介绍得那样轻松。
2010至2014年期间,全球每年约2500万起不安全流产,几乎全部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十几岁稚嫩的身体,如何承受流产这样巨大的伤害?
珠海的19岁未婚少女吴芳意外怀孕,因为怕别人笑话,她在分娩后亲手掐死了刚生下的儿子,扔进垃圾桶。
采访时记者问她:“你担心这会给你以后的婚姻家庭生活带来影响吗?”
她说:“我现在不想再谈恋爱了,以后也不会嫁人。”
过早越出的底线,不仅毁了青春里一段美好的感情,甚至丧失了期待未来的勇气。
没有一个父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孩子面对这样的可能。
在中国教育中,两性关系一直是一个禁区,家长觉得跟孩子提起这些事情不免尴尬,也觉得孩子不会这么早的接触到这些信息,就忽视了性教育,甚至不了了之。你觉得跟孩子提起“性”尴尬,但真正发生这样的事情,甚至之前很多新闻案例中未成年女童遭到威胁、性侵的时候,他们却从不因为你的孩子小而尴尬。
其实,告诉孩子男性、女性之间的不同,她需要怎么尊重自己,保护自己,并不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情,而是做父母的责任,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发生了祸事,那才是追悔莫及的时候。
除了爱情还有其他事事
N
故事里的的女孩曾对母亲说:他是全世界最好的人。
在少女的爱情里,他是王子,她是公主,谁来阻止,谁就是做尽坏事的恶龙。
父母给她定好的第二条底线是:既然身份是学生,成绩就该在第一位。
换言之,爱情不是你最重要的东西,更不该是你的唯一。
这位母亲,在文章中分享过一段与女儿的对话。
她问女儿和男友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女儿说:浪迹天涯,走遍世界。
而当母亲循循善诱浪迹天涯的花销时,女儿的回答是“为什么要想那么远……“
幻想中的诗与远方很诗意,可苟且的资本都没准备好。
没有知识,没有能力,全身心的赌注都押在认识至多几年的男孩身上。
乐嘉给女儿写过一封关于早恋的信。他在结尾处说道:你的电话费实在太高了,今后电话费自己打零工去挣,不能总是讨零花钱谈恋爱,很没本事。
连生活都失去依附,生命里只剩下空洞的懵懂爱情,真的很没本事。
很多时候我们说富养女儿,这样的孩子才不会被物质诱惑,不会在金钱面前丧失理智。但是我们在给她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自由宽松的生活环境的时候,忘记了富养她的精神,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和健康的人格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她们接触到的信息,恋爱的自由,身体的自主,爱情是美好的。那么她很容易遇到自己第一个心动的人就会觉得此生都遇不到更好的人了。
为了一段懵懂的感情,就倾注上自己的一生。她们不知道的是,冲动过后,自己面对的将会是怎样的残局,怎么的人生。
十几岁的男孩,肩上扛不起责任,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他的句句承诺不过是纸上谈兵。
谈情说爱时浓情蜜意,新鲜感一过,男孩摇摇摆摆走人,未成年的女孩却要背负不自爱的骂名。
以前,家长、老师都明确禁止孩子早恋,现在大人思想也相对开明,不会再向以前那样对抗。但是只是简单的告诉“不能影响学习”,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给孩子底线教育,明确告知孩子,就算家长不反对恋爱,不等于支持这样的行为,不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行我素,底线不能破。
绑架式的控制和放养式的开明,都算不得教育。
成功的教育下,孩子有软肋也有盔甲。善良得有原则,感性得有底线。
真正教会孩子明确底线,在故事开头就遏制悲剧,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文章整理自:搜狐教育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