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如何引导?

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如何引导?

这是大白的 本周第2篇,总 第52篇原创文章

很多家长都会担心孩子玩游戏上瘾,但通常他们的做法是一禁了之,结果导致孩子逆反,反而更加沉迷于游戏。

听听学生们的心声:

A:天天好多的作业,好多好多的辅导班,还有考试,我根本就没有玩的时间,妈妈不让玩游戏,每周只给我30分钟玩游戏的时间,每周最开心的就是那30分钟,每天期待着周日的到来。

B:我妈妈让我玩游戏,每天都会玩游戏。每天40分钟。。只要我按时完成作业,或者完成一件事,妈妈就给我10分钟玩游戏,我会上个闹钟,时间到了,就放一边了。如果这个时候我正好是游戏喜好玩的时候,我就会加快速度完成作业,就可以继续完成了。

C:每星期有两个时间爸爸会和我一起打游戏,爸爸还会教我怎么玩,怎么能取胜,我和爸爸一起研究打游戏的攻略,比如Minecraft。

梁漱溟曾说,人一生要处理三层关系。

第一,人与世界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第三,人与自己的关系。

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与其阅读、旅行、看电影没有多大区别,我们要正视游戏本身带来的积极意义,也要让孩子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世界,处理好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还有与自己的关系。

一个孩子沉迷游戏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家庭问题的凸显。正式游戏,合理利用时间,多去陪伴,拓展学习兴趣爱好,一同成长,才是正确解答方式。

既然害怕孩子沉溺于游戏,我们如何可以分析游戏为什么会让人上瘾,然后把游戏的特征用在孩子的教育中,让游戏为我们所用。

所以我们要先了解游戏有哪些特征。

游戏的特点

游戏的目标就是吸引玩家的注意力,不断调整他们的参与度,为玩家提供了目的性。

游戏的规则为玩家如何实现目标做出限制,他消除或限制了达成目标最明显的方式,推动玩家去探索未知的可能,培养策略性思维。

游戏最重要的还有一点是及时反馈,通过点数,级别,得分,进度条等形式进行反馈,这种反馈就像是一种承诺,目标绝对是可以达到的,它给了人们继续玩下去的动力。

最后一个就是自愿参与,要求所有玩游戏的人都了解并愿意接受目标、规则和反馈。任意参与和离去的自由是为了保证玩家把游戏中蓄意设计的高压挑战工作视为安全且愉快的活动。

玩游戏就是自愿尝试克服种种不必要的障碍。

玩的对面不是工作,而是抑郁。在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30讲》里面有专门从几个方面分析了为什么游戏会让人上瘾,想让孩子或者那些沉迷游戏的人不再沉迷,除非现实中有更吸引他注意力,刺激他行动力的十强。

不管是孩子还是我们成年人,都需要鼓励,认可,存在感,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在游戏中都能得到。

所以我们需要有游戏一样的思维来看待学习和生活。

001在心态上,父母不要恐惧游戏。要控制好或者调整好我们对于游戏的正确意愿,以及正当程度的喜爱。

游戏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玩游戏的人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所以,家长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上。

这里面就涉及家长以及其他外界因素对孩子玩游戏这件事的干预,如果外界认为玩游戏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孩子就会形成自己的预设,就会影响孩子对于游戏正确的喜爱、正确的意愿和正确的投入。

要教育孩子不要对玩游戏有罪恶感,罪恶感是压力的来源,压力会把他推到最容易逃避的地方;而游戏是一种娱乐,既然是娱乐,那就要在该做的事完成后才可以进行,比如父母是完成工作之后才能玩手机,孩子就要在完成学业之后才能玩游戏;

如果只玩游戏,就会放弃生活中太多有趣的事,人生中不能没有游戏,但也不能只有游戏;父母和孩子双方要做好约定,奖惩分明。如果能做到约定,就要允许孩子玩游戏,做不到的时候,就要按约定暂定一次玩游戏的机会。

002 在方法上,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爱好。

当孩子在生活中寻找不到兴趣和成就感时,就只能在游戏中寻找。很多家长会给孩子报兴趣班,认为这样孩子就有兴趣了,用兴趣班来和孩子抢玩游戏的时间。可最后,孩子很难坚持下去。

让孩子不沉迷游戏的方法,就是陪伴孩子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和成就感。

孩子小时候好奇心会很强,对什么都有兴趣研究,而游戏只是他众多乐趣中的一种,学到新东西对他来说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如果父母帮助孩子培养起了兴趣爱好,那么他就不需要从游戏里找成就感。父母要做的就是花时间亲身陪伴,一起寻找。

003 在生活中,孩子可以获得像在游戏里那样的奖励和成就感。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很少鼓励孩子,比如控制游戏时间这件事,如果孩子没有做到,家长就会发火,这些都是惩罚,惩罚只会激起家庭中的矛盾,不会带来好的效果。

所以家里制定了规则后,如果孩子自己遵守了规则或达成了目标,家长一定要记得奖励。

信守承诺,奖励延迟享受。

什么意思呢?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一哭闹,就图省事,给开个空头支票,说宝宝乖,你坐这儿等我十分钟,我就带你去公园坐小火车。

可等你把手头的事儿一忙完,马上就食言了,或者换个小得多的奖励,比如不去公园坐小火车了,就在小区里转转得了。

你觉得用这种方法骗骗小孩没什么关系,可是,你在一次次的食言中,就慢慢蚕食掉了孩子对你的信任,让他们在潜意识里觉得,反正听话等着也是白等,还不如不等了,这样他就会越来越难管教。所以家长就必须得一诺千金、言出必行。

004,孩子喜欢玩游戏还跟社交因素有关。

这个社交不光是指跟同龄伙伴一起交流,一起玩游戏,还包含一种集体归属感。

如今的家长非常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做自己的事情,但别忘了也要鼓励和帮助孩子加入集体,这是孩子的自然需求。

总之,像这些成就感、集体感、乐趣等,如果家庭中有缺失,孩子就会从游戏中去寻找,因为在游戏中很容易找到。

所以孩子出现沉迷现象时,家长要看他到底是哪些方面的缺失,然后在这个方面满足孩子。家长要多提供给孩子一些游戏之外的好玩的事情,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

005帮孩子更合理地规划目标

比如有些游戏,要达到要求,需要非常复杂的目标规划,甚至会涉及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的目标规划能力并不强。四是有助于社交。很多时候,游戏里有其他同伴的参与,这能锻炼人的社交能力。

比如Minecraft 不提供玩家手册,而是鼓励玩家向“导师”学习使用方法。像这样在论坛和网络视频上搜寻游戏诀窍,就催生出一种活力四射的创造和分享的文化。

在这个社区里,良好的互动为社区提供了强大的凝聚力。玩家常常和玩家互动。通过博客、论坛和Twitter,玩家们自己上传视频提供教学,还积极帮 Minecraft 找出程序漏洞,一些玩家甚至会在YouTube上开广播描述他们在游戏里的冒险。

总结:

游戏沉迷和玩什么游戏是相关的,不同游戏的沉迷表现也不同。

其实不光是游戏,连微信都有沉迷者,我们周围就能经常看到这样的人,过个几分钟不点开微信来看一眼,似乎就耽误了什么大事一样。

不要因噎废食,不要因为游戏有沉迷,所以就成为家长拒绝孩子玩游戏的借口,而且要对未来的孩子充满信心。

我们一直讲,未来孩子的带宽比我们今天大得多,你今天觉得是个事的沉迷,其实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人家照样学习好。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2385.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