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绩不好,是老师辅导得不够好;学生放学出走,一定是学校监管不到位;孩子用家长账户充值游戏,是企业坑钱,丧尽天良……
当下,出现越来越多家长控诉的新闻,仿佛孩子的成长都是社会的责任,与自己毫无干系。在不少家长心里,赚钱提供物质基础就是对孩子的爱,而他们却将爱孩子的权利让给了社会大众。
近日,#游戏防沉迷名存实亡#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而这个话题恰好就反映了中国家长们的典型三大特征:“都是你的错,你看看别人,都是为你好。”
母亲养菌菇忙 父亲借脸让儿子刷
最近,重庆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一位母亲平日里忙着养菌子,还要做保洁等兼职,疲于奔命,没时间照顾13岁的儿子。日常,她只会把手机给儿子打健康卡,直到有一天,她发现手机钱少了,原来是儿子偷偷玩游戏充值去了。为此,这位妈妈气得找媒体,要向企业讨说法。但万万没想到,企业客服一查,这个游戏账号不仅实名是成年人,在游戏过程中探出过人脸识别,一共通过八次,全是成人刷脸,居然就是孩子他爸的脸。
另外,还有企业客服接过这样的电话:“家长要求客服退游戏充值费,另一边还响着打骂孩子的声音。”企业客服屡屡劝阻,只听家长说:“棍棒出孝子,只需要退费。”
另外,还有母亲以孩子要跳楼相逼企业客服跳楼的故事发生。这位家长在电话里嚷嚷:“企业退款才会去救孩子,否则就不管其死活。”一出出狗血大戏,让人瞠目结舌。由于家长的情绪过于放大化,聚焦在退钱上,旁人总有种错觉:“父母生气的不是孩子玩游戏,而是孩子花钱了。
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典型中国式家长错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将孩子当成芝麻,把孩子犯的错看成西瓜,顾此失彼,让问题更加恶化。
家庭教育缺失 未成年沉迷游戏仍存漏洞
《2020中国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提到的,未成年人过度消费事件中超6成与监护人信息保管不善有关。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教育防线缺失,正成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家长又对自己的孩子极度宠溺,为了孩子快乐,可以付出一切。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比如说,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交友情况一无所知。但一旦发现了孩子玩游戏,便容易情绪激动,发生冲突。在孩子情绪崩溃的情况下,家长甚至打电话给相关的游戏客服,请求客服让孩子在游戏里一直赢,孩子心情好了,他们才能跟孩子沟通,孩子才不会打骂家长,要求企业在孩子消费后,再把钱还给家长。
甚至还有家长帮助未成年人通过自己的人脸识别绕过健康系统监管。同时,对孩子玩游戏的情况不管不顾,当发现自己的消费支付共计96次时,这才急了眼。更严重的是在联系客服后,对应账号持续存在游戏活跃及消费行为。
这些奇葩的家长行为就存在于日常的游戏客服工作中,让人哭笑不得,比电视剧还有狗血。在甩锅的风气下,家长也慢慢开始变成了“甩锅族”,将孩子的教育甩给学校的老师,甚至甩给企业。
游戏成瘾原是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心理问题,疏通才是第一要义。但家长们一味地要求企业去堵,却忘记了自己才是化解孩子成瘾的关键人。更可悲的是,大部分的家长发现孩子沉迷游戏,都是从自己的账单丢钱开始意识到的……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