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相关部门开发第三方游戏防沉迷系统

未成年利用互联网和电子产品学习之余,也容易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有报告显示,3成以上未成年玩家在游戏中接触到暴力、赌博、色情等不良信息,轻则荒废学业,重则间接引起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

针对网络游戏给未成年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董事长周善红带来了一份《关于遏制未成年人沉溺网络游戏的建议》。

周善红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管理网络游戏,建立完善的网络游戏审批发布机制和考核体系。并由国家相关部门开发第三方防沉迷系统,从源头上控制未成年人长时间玩游戏。

周善红对澎湃新闻表示,未成年人沉溺网络游戏之后,常常被诱导打赏充值,给家庭带来财产损失,甚至有的孩子为了索取钱财而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江苏全省消保委系统受理未成年人网游类投诉425件,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0%。其中,未成年充值群体中年龄最小的3岁,充值金额最高达7万元,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充值容易退费难,家长面对高额充值的追回力不从心。

根据周善红的观察,网络游戏中也不乏歪曲历史、抹黑英雄的内容,甚至暴力、血腥、色情的场面也层出不穷。未成年人长时间接触不良游戏,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也摧残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者诱导他们产生暴力、抢劫、不相信社会等危险想法和举动。

造成以上严重后果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未成年人自制力弱,而游戏吸引力强,致使未成年人极难摆脱游戏的诱惑。二是网络游戏实名认证流于形式,未成年人轻易就能登录游戏平台,并沉迷其中。三是家长缺席对孩子的沟通和陪伴,甚至对孩子玩游戏采取“放羊式”的管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对未成年人进行正确引导,改变当下青少年沉溺网络游戏的现状已经迫在眉睫。”周善红说。

为此,周善红建议,第一,出台严格的法律法规以及第三方植入系统加以监管。具体来说,就是国家出台对网络游戏严格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网络游戏审批发布机制和考核体系。并由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第三方防沉迷系统,保证所有游戏玩家只有一个身份识别号,当玩家进入网游时,即启动人脸识别功能,玩家无论进入哪个游戏界面,每天的游戏时间不得超过1个小时,1小时后游戏自动停止,24小时不得进入其他游戏界面。

第二,政府、学校、医疗机构等应形成“反网络成瘾”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加大对网络游戏产业的监管力度,从网络游戏主题内容的价值导向、游戏规则、游戏存在的潜在伤害等方面进行评估与把关,防止不正当价值导向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造成恶劣影响。

第三,通过司法判决倒逼网游公司落实监管责任。2020年5月19日,最高法出台《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参与网络游戏付费可以退还。《意见》虽有法律效力,但实际操作中取证难问题。周善红说,建议通过更多的司法判决,倒逼网游公司将实名认证、人脸识别、每日限时落到实处。

第四,推动家校共建,让未成年人参与适量家务劳动和户外活动。父母可为孩子制定做做家务的时间,让孩子在解决生活琐事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责任心、成就感。中小学可开设生活教育必修课程,培养孩子们做饭、做家务、家庭理财等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更专注,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7656.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