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大人造就的,家长的问题若不调整,孩子的问题也调整不了。如果要想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那么最重要的时间段是在6岁之前。”
媒体报道,湖北孝感女孩张某,在今年3月30日乘电梯时遭男孩黄某(2004年9月生,系未成年人,与受害人张某是同年级同学)用剪刀挟持,实施抢劫,后被剪刀刺伤,过程中还逼迫女孩脱光衣服。
张某出院记录显示,她入院诊断时颈胸部刀刺伤,颈胸部皮下气肿;纵膈气肿、积血,双大腿刀刺伤,在重症监护室数日方脱离生命危险。警方通报称,因犯罪嫌疑人在案发时未满14岁,未达刑事责任年龄,尚不够刑事处罚,对案件予以撤销。
然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2021年9月8日,廊坊燕郊8中初一学生因军训不服从管理与班主任发生矛盾,后又要打年级主任,在与学校沟通过程中家长威胁学校,孩子则捅死了自己的班主任。然而,同样是因为未满14周岁,该生也未受到法律惩处。
类似未满十四周岁杀人、伤人后几乎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的情况,在全国经常发生。
最近连续多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全国多地采访了解到,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正频频示警,不断挑动公众脆弱的神经。
事实上,近些年,犯罪低龄化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校园霸凌现象频繁发生,相关报道比比皆是。而且,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日趋明显;侵财犯罪、暴力犯罪和妨碍社会秩序罪占多数;作案动机单纯、盲目跟随;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大多文化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
2004年在北京发生过一起未成年人绑架案。4名未成年人绑架人质(他们认识的同学)索要150万元赎金,而在赎金到手前却将人质杀害。
这4名未成年人厌学、逃学,平日里游手好闲,琢磨着想弄点钱。他们觉得自己还未成年,也知道法律上对于未成年人是不会被判死刑的,所以,他们认为就算自己杀人,也不会怎样。
于是,他们开始策划起绑架勒索。他们把对象瞄准了自己的同学。
当他们做好一切准备后,静静地等候在校门口,计划着绑架一位据说家里有点钱的同学,但这位同学的父亲很早就在校门口等孩子,孩子一出校门就上了父亲的车,这才躲过了一场劫难。
不幸的是,他们之后又把目光瞄准了另一位同学。原因是这四个孩子中的一个认识他,还是街坊关系,父母也都认识,他跟其他几个孩子说:“他们家好像是干部出生,也比较有钱。”于是,那就绑他吧。他们几个上去把这位无辜的同学骗过来,绑架。
在未成年人的绑架案件中,几乎都会以杀人收尾。绑架案其实是一个操作起来很难的案件,因为要想控制一个活人,让他不认识你,让他记不住你,让他活着出去后找不到你,这个操作非常难。所以,这四个孩子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他杀掉。
人们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会做这样的事情,把同学绑来杀害,还跟人家里要150万。但是法律还是宽容的,法庭经过认真审理后,将4个孩子判刑,但没有一个被判死刑。
结果这三个孩子走出法庭后就开始在那儿笑,为什么?他们觉得很得意,觉得果真我们四个没有一个被判死刑。这一幕,被记者拍了下来。当天晚上大家都能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消息叫《4少年逃过死刑继而相视而笑》,这个情节让人感到更加心痛。
第一,他们胆大妄为,实施这种严重的犯罪;第二,在收到法律惩罚的同时,他们居然还如此轻松,完全不知道自己错在哪。
所以,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李玫瑾教授受邀到了法院,见到了这四个孩子,看到他们最大的一个17岁,最小的只有15岁。其中3个孩子,在作案时已经离开了学校。其中的主犯,他从小学之后就没再上过学。案件发生之后,他们的家庭也受到了调查。
四个家庭,父母双全,也几乎没有明显的家庭问题(比如父母吵闹、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逝世,或者父母有其他的品行问题),而且家里的经济状况也良好。也就是说,不是父母不管他们,或者说家里贫穷到让这几个孩子没有钱上学,要去挣钱。
所有的人都感到很困惑,包括他们的父母也不明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检察官把四位父母叫来检察院,问:“你们怎么把孩子教育成这样?”,几个父母,有的蹲在那里,有的低着头,有的流着泪。
后来有一个父亲回答说:“检察官,您不知道啊,孩子我不是不管,他不上学的时候我也着急,我也劝说过让他去上学,我们甚至打过他、骂过他,可是没有用啊,他根本不听。”
还有一个父亲讲:“你不知道,孩子从小就好动,他坐不住啊,到中学以后他不好好学习,喜欢在外面混。他既然好动,我当时就把他送到了少林寺,在那里的武术学校呆了一年,让他在那里练习武术,希望可以缓解他的问题,可是我没想到,他从那回来之后,居然做了这个事情。”
所有的父亲都表现出了自己不能理解,而且管不了孩子的态度。
李玫瑾去见了这四个孩子,每一个孩子,她都有跟他们谈话。
问主犯:“你们为什么不上学?”孩子回答得很干脆,头一甩,脸一歪,“上学没劲!”那我问:“你不上学,你能干嘛呀?”“玩儿啊!”“那你有没有想过你长大以后怎么办?”他回答说:“没想过,这么远的事没想过。”
从上述这几句回答中,你能看到一个什么问题?很简单,两个字可以概括:任性!
任性是什么呢?任性是人的一种社会行为方式。如果一个人不听人家的管,不听人家的劝,自己想做什么做什么,那么这个人,其社会发展是有问题的,也就是他的社会行为方式会出现问题。
为什么这个孩子家庭正常,爸妈也管,却都管不了呢?而且他们说这种情况很多见,有很多未成年人的犯罪都有这样的现象。为什么?
李玫瑾教授当时说了一个很重要的点:管晚了。
人的性格形成,是有关键期的。那什么时候变化最大呢?18岁之前,也就是未成年阶段。但更加确切地说,6岁之前才是我们人生最关键的时候。
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大人造就的,其中的很多问题和孩子6岁以前的家庭心理抚养有关。
什么叫心理抚养?它跟平时的抚养不一样。心理抚养主要指父母对未成年人的心理教育,以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为目标,对其未来发展影响很大。
0—6岁孩子心理教育误区
1、有了问题再去纠正?
其实,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有征兆了。
有的家长说孩子不爱跟自己说话,孩子偷拿家长的钱,孩子每天玩电脑,不爱上学,甚至于父母说两句就离家出走……谈到上面几个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这些孩子基本都在青春期。
但事实上,这种行为在孩子6岁甚至更小的时候就已经有征兆了,只不过家长没有重视。
因此,如果孩子的不良习惯显现出了行为问题,这就说明他已经有了相当长的不良的过程。
也就是说,孩子偷拿东西、沉迷游戏并不是现在才形成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孩子小时候的行为/心理变化,现在所做的努力会给以后减少很多麻烦。
当初不努力,等发现孩子有问题再想矫正,那时候要付出的精力和代价是相当大的。
2、6岁后再给孩子树立正确观念?
为时已晚!
很多时候,孩子的表情、动作都带有父母的影子。因为6岁前,观念有一个特点——可以改变。
有一句话说得好: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制,一个人是什么样,就知道他的父母是什么样的。因此,在孩子6岁前,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很重要。
李玫瑾教授说:在她小时候食物很紧缺,一到吃饭家里就来人,一来人她就不敢放开吃。后来才明白,因为她妈妈说,我们少吃一口就有人家的一口。
直到现在,这句话对她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比如她对卖菜的人,有时候他们亏她一点钱,她也不计较,因为他们生活不容易;比如订一份奶,她说这是在解决一个人的工作问题,有一份职业他就可以养活家人。
这就是相互的理解,生活中不要斤斤计较,宽容一些,这些观念都是早年父母给的。
说到底,这是家风的问题。如何营造家风,落到实处其实就是怎么样把孩子教育好。除了身体上的教育,更要注重对于孩子心理上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更鲜活、更立体、更健康的人!
3、工作太忙,让老人带孩子?
父母的陪伴更加重要。
有的人认为,孩子由老人抚养就可以了,但这里面有一些东西是属于心理层面的。
举个例子,很多人坐车时间长了,就会找本书来看或者掏出手机来玩,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光坐着就很难受。
孩子也是这样,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尤其是早期,也需要陪伴、互动,但我们恰恰忽略了,觉得1岁、3岁内没什么好教育的。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你就错了,3岁以前的教育比3—18岁重要得多。因为3岁前是情感的抚养,情感抚养的多少会决定后面的很多东西。
4、小孩子的话不用多回应?
耐心一点,让孩子把话说完。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陪伴和聆听特别重要。很多父母知道,青春期是最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的时候,因此青春期陪伴特别重要,但其实,6岁之前多陪伴孩子、多聆听孩子也很重要。
6岁前,这些事建议家长努力做
1.孩子3岁前,让自己成为他的依恋
依恋就是一种一对一的情感依靠。
二战时有很多孤儿,他们有的被送到养育院,有的被送到宗教的慈善团体,这些孩子长大后大都有过寻求心理咨询的经历。心理医生在了解了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后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怀疑是不是早期的这些机构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但经过调查,发现没有,他们对孩子都非常好。
医生们又继续研究,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团体养育孩子的时候是轮班制,每天由不同的人值班,时间一长,孩子就得不到依恋情感的满足,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就会有产生焦虑、苦恼、烦躁的情绪问题,这些情绪问题在早年埋下祸根,成年后稍稍有一点不如意就会引发心理问题。因此,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一对一的情感依恋是十分重要的。
刚出生的孩子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就是碰触知觉和味觉,因此,父母早期的陪伴不可缺失,这就是依恋早期抚养模式,会造就第一个台阶。
如果孩子每次痛苦的时候,父母都会第一时间出现,那么下次只要他一到自己的怀里,他就知道这是让我放心的气味。
孩子出生后,父母日复一日的亲自照顾,会形成他对于满足和快乐的相关记忆,这种记忆又会形成潜意识,成为孩子一生中很重要的心理力量,让孩子具有人性。
北京有一个谋杀一家六口的案件,一个儿子把自己的媳妇、妹妹、爸爸、妈妈,以及两个亲生儿子都杀了。警察在抓到他之后感觉很不可思议,因为这个家庭房产有四套,资产有六百多万,他自己则开一个饭店,妻子开美容店,每个月的收入是万元以上,衣食无忧。警察问为什么?他回答,因为爸爸妈妈对我管教太严了。其实,这一句话已经透露出一个信息,他说父母对我管教太严。通过“太”这个字,李玫瑾教授分析他早年不是由父母亲自带大的,他的依恋对象不是爸爸妈妈,前面如果没有形成依恋关系,后面再想管,就很难了。
另外,情感培养还会决定孩子的语言和脾气,比如说有的孩子一哭,爷爷奶奶保姆就都来了,有的孩子哭半天没有人管他,哭的时间长了他就身体不舒服,久而久之,他便知道哭没有用了,但他内在已经形成了一种记忆。
到成年就会发现,有的人开车,只要看到别人想超车就火冒三丈,有的人一句话就跟你吵得头发都能立起来,这就是在一岁的时候哭没有人管的那些人,他小时候的痛苦被唤醒了。
所以说成年人暴躁的喊叫和他小时候的成长是有关的。因此,父母早期的情感培养对于孩子未来的人生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苦口婆心地说,不如多花时间做
观念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用自己的态度、行为示范给孩子树立一种榜样,这些都是心理的抚养。很多家长恰恰把这个最关键的部分交给了别人,每个人的养法都不一样,别人的目的是不出问题、不受伤害、不走丢,但是怎么教育、教育过程中要强调什么,这是父母的责任。
3.放低姿态,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
理念非常重要。我遇到过很多问题,让我感觉到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没有这个意识。
比如说有个地方的中学发生了校园暴力事件,这个时候就有媒体给我打电话,请我分析一下孩子的心理,同时还请教我应该如何对孩子加强教育,让他不要再这样做。
我当时就跟记者说,这种提法不准确,这个问题很明显是孩子身边的大人没有做到位。凡是有这种疯狂暴力做法的孩子,有很大概率是因为他曾经被人欺负,被人欺负的情况下才会伤害那些人。
所以说,家长需要调整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要整天跟孩子吵架,调整好自己的问题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
4.在孩子6岁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
很多父母会问,什么才算是“好的性格”,其实好的性格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管怎么样,都始终如一。
这是可以培养的,比如说,让孩子坐下来随便画,无论画成什么都表扬,甚至可以贴在墙上,但要有意地把画画的难度增强,一开始画十分钟,然后二十分钟,然后三十分钟。
6岁之前,让孩子能在桌前坐三十分钟就可以,这样他上学做作业就可以很顺利完成。
生活中父母应该有意而为,6岁前的阶段很重要,这是行为方式建立的关键时期;
另一方面是克制冲动,父母可以当面把孩子管住,那孩子能不能自我管理呢?所以应当教会孩子如何克制冲动。
具体来说,在孩子6岁前,父母应该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既要让孩子依恋自己,同时还要让他知道必须听父母的话,如果不听,父母就会生气,生气的后果很严重。这个“威”一般在孩子三岁左右树立起来。
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不要出声,不要哄,不骂不打,就说“你这样哭是不对的”,然后可以拿一个凳子坐在那。孩子闭着眼睛哭,他会悄悄睁开眼看,想“你怎么还不来抱我”;第二次继续哭,然后再睁开眼,看看怎么还不理我,然后继续哭;到第三次的时候他自己就不哭了。
这个过程就是让他知道,是他自己不对,哭是没有用的。等他哭完了,家长可以拿热毛巾帮他擦擦脸,让他觉得父母还是爱自己的。擦完了以后,再坐下来,问他“要哭吗,要哭接着哭,我等你”,这个时候他就知道,哭是没有用的,这是无语自威。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只要拉下脸,孩子就明白了。
这个威严很简单,但一定要早做。
做完这件事后,孩子哭得很累,家长就可以帮他脱掉衣服,让他睡一会,睡着以后再离开;如果有的孩子不想睡,那就出去喝点水,或者吃一点东西。吃东西之前,家长可以说“妈妈要跟你说一件重要的事,说一说刚才哭的事”,这么做是为了让他知道这个事没有过去,也是为了告诉他以后应该怎么做。
家长树立威信的过程,也就是给孩子定规矩的过程,难免会有孩子因为害怕父母的严厉而哭闹,当关上门独自教育孩子的时候,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不要骂,骂是不好的示范,孩子以后也可能会这样做;第二不要打;第三不要在这个时候蹲下来跟他讲道理,因为他在哭,这时候父母说的任何话,都会让孩子觉得这是在求他;第四不要走开,走开没有教育意义,因为孩子看不到父母的表情。
人的心理特征与早期抚养有密切的关系,父母的养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会滞后反应,在孩子步入青少年时期逐步显现出来。
李玫瑾教授分析了孩子心理问题从0—6岁形成期、6—12岁潜伏期、13—18岁表现期各个时期的心理问题和对策,提醒家长,家庭的抚养不仅是物质抚养,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