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沉迷系统何以“防了个寂寞”?
■新闻背景
为了控制孩子上网时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陆续在各游戏APP中应用。但调查发现,此类系统存在不少漏洞,实名制被打折扣甚至形同虚设,各种破解攻略也满天飞。一些家长戏称:防沉迷系统“防了个寂寞”。
以技术防沉迷,为何还是败给了技术?“防人”的系统无用吗?又该有怎样的“人防”意识来加持?
观点一
防沉迷系统发力离不开家长配合
作为一道保护屏障,防沉迷系统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例如设计游戏时长衰减机制用于提醒玩家适度游戏,可以有效限制用户游戏时间,不仅让一些未成年人无法长时间在线游戏,对于成年人来讲也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事实上,防沉迷系统很难做到全方位百分百的监管,现实中,有的孩子用他人身份证号注册游戏,有的则拿着家人手机和游戏账号玩游戏,很容易便逃脱了系统限制。
但这并不能说防沉迷系统就等于摆设,说白了,防沉迷系统只是一个监护程序,它的主要原理是控制游戏时间,让被保护人合理安排适当的游戏时间。因此,只有家长主动承担起监管责任,合理引导孩子健康上网,两头发力,才能让防沉迷系统发挥真正的功效。
观点二
莫忘净化系统、升级防御
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讨论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因为新闻调查用“防沉迷系统防了个寂寞”的残酷现实告诫家长们,这玩意儿靠不住。
尽管有实名制注册、有不超过1小时的游客体验模式等,但在现实中,这些都像是纸糊的窗户,一捅就破。有的孩子拿家长身份证注册,或者用家长微信授权登录;有的充分利用“游客模式”先玩够时间,等时间到了关掉再重新打开应用,又能玩;还有的甚至花钱买破解攻略,都能轻松绕过系统。
要让防沉迷系统落实到位,需要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各平台查漏补缺,筑牢防线。对于那些阳奉阴违、执行不力的平台,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必须依法依规予以处理,甚至吊销其相关许可。只有先净化系统、升级防御,才能指望它去防沉迷。
观点三
防沉迷得要找到狙击点
防沉迷系统怎么来的?不就是因为孩子难自制、家长管不住嘛。而今,系统有漏洞被攻陷,“家长要对孩子做出引导”的呼声便再次汹涌。这是个无限循环么?
忽然觉得做家长也好难。一边是诱惑玩家上瘾赚利润的工业化、资本化游戏运营,一边是不断进化升级堪称魔兽的大小熊娃;一边是暗暗责备家长不陪伴不引导不监管不做榜样的各类舆论,一边是逃避现实压力、渴望放空放纵的自己。可以说是四面楚歌。
谁还不是个宝宝?谁不希望自己宝宝好?所以,什么以陪伴、亲子活动来转移兴趣,或是“要劳逸结合、要作息规律”之类,泛泛的指导就不必了。啥招没使过,可管用吗?道理就一条,可熊娃千万种。年龄小的还能以“适时适度适量游戏”立立规矩,十五六岁的大小伙子大丫头呢?很可能软硬不吃。
所以,与其责备家长不引导,不如从大环境下去寻找共性问题。专业游戏开发团队,资本化市场运营,作为一个个体,家长很难与他们抗衡。
而游戏陷阱的幕后大BOSS是谁?找不到狙击点,不对游戏成瘾性做硬性规定、补上防沉迷的漏,那防沉迷系统将继续迷失在自己的圈子里。
收藏
举报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