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入重点大学,却频频挂科,玩游戏上瘾,这些人是如何想的。

黄与青:考入重点大学,却频频挂科,玩游戏上瘾,这些人是如何想的?

简而言之,由于没明确的现实的目的。

确切地说,由于他们的背景不足以支撑他们拥有一个可望又可及的目的。

后者才是重点。

在我年青懵懂、易受外面影响的年龄,爸爸曾给我一个忠告,此后,这个忠告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 “当你想要评论某个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仅需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人都拥有你所拥有的优势。” ——《了不起的盖茨比》

期望真有所困惑的人,请耐心地读下来。

第一节 综述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呢,意思就是,你的现实背景决定你在想什么。

这就是我全部问题的答案。

不过,无论社会存在,还是社会意识,亦或决定,其实都是太抽象的东西,比较容易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将这个命题的所以然如毛细血管一般逐一分析,具体是将其分为了两个部分:

1.社会存在是什么?

这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最微观的人格形成,谈社会存在的形式,在文章第三节第一个小点讲解;另一个,是中微观的先赋地位与权力,谈社会存在的本质,这在第二个小点里讲解。

2.社会意识是什么?

这在文章第三节中,第三个小点里讲解。

另外,为了给一个感性的描述,我在文章第二节用了一长串感性的语言,目的,是为所探讨的对象提供一个感性的轮廊。

至于第四节,则是谈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提一个词:同理心。

同理心是什么,就是代入到其他人的社会背景中考虑问题。

在这个问题下,不难看出,那些拥有话语权的人,要么就是处于优渥环境中成长的人,没经历过失去现实目的的日子,对那种没现实目的的生活予以风凉话一般的批评;要么就是从存活挣扎到生活的人,用存活为目的的经验来判断这些人“饱暖思淫欲”,性格有缺点。

总之,在他们的背景下,其实非常难理解,为何那些处在很大学正态分布左方的人,就没什么目的呢?

可悲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连“大家”也只不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大家是哪个?

大家出身小城市,家境称不上好,但也称不上太坏,至少离得远远的了真正的贫穷与饥寒。

大家的爸爸妈妈尽管看重教育,却在具体怎么样教育上根本没什么话语权,他们尽管依据传统,坚信着所谓的念书改变运势的真理,却往往并不可以理解析书改变运势背后真正的逻辑。

大家自小聪颖,在“其他人家的孩子”的赞扬中长大,在学校日常,靠着与同学不停地攀比慢慢成长。在唯分数论大环境下,大家依赖着将学习的方法当成目的否认办法,不经意间,获得了他人眼中羡慕的所谓高考考试成功。

大家在互联网环境中,在各种“死念书”的声讨下,有了“全方位进步”的心,但往往比较容易把这种全方位进步,想成是打游戏,或者看闲书。

大家曾很赞同过这段话,所谓“闲书”,就是一辈子受用的书,然后由此懵懂地去读各类感兴趣的小说杂记,纯真无邪地以为自身绝对脱离了书呆子的团体,并以这种虚荣的心态,隐蔽地瞧不起所谓的死念书。

大家生活在文化背景不足的家庭里,爸爸妈妈在大家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完全不可以给出教育的建议了,唯一中肯贴切的教育建议,可能是:

“孩子,这些大家都不知道,你得问老师。”

在大家生活的环境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并不多,即使是有,也大概不会容易僭越爸爸妈妈的职责,教会大家,到底要怎么样认识社会环境。

大家从众,尽管内心中反对着“从众”这个词,以为着自身特行独立,并以此标榜着自身,可能是那些不明觉厉的小说,可能是那些古老而有魔力的游戏,可能是有一天跟着不墨守成规的不听话年轻人高唱热血青春。

大家一直忘记,大家其实,在学着其他人特行独立。

大家内心深处有智商层面的骄傲,更多的,却是隐蔽的虚荣心,然后以“否认我们的虚荣心”为荣。

大家在中学年代的各种大考小考月考中应成长,在与同学暗暗较劲,在与老师斗智斗勇,其实,却一直没什么真正的学习主动性。

只不过在“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惯性中,在所谓的努力下,不经意间,大家好像就考上了他人羡慕的大学,轻佻地开始了其他人眼中“好像堕落”的大学生涯。

大家多半是理工科生。

大家看互联网小说。

大家打网游。

大家刷知乎。

大家看文化工业导向的影视剧。

大家在各种论坛上玩得不亦乐乎。

大家在这些规则高度简化后的虚拟世界里如获新生,甚至维持了一种“虚拟世界”的思维惯性。

偶尔,大家将这些虚拟的逻辑投入现实,但却仅需一次不经意的挫败与迷惘,就可以让大家容易地退回于虚拟世界。

这样轻飘飘。

尽管有时,大家在虚拟世界中其实也没太多存在感,但只须用日常一个精英学校学子的身份代入其中,就可以容易地获得那种微不足道,却足够隐蔽、足够阴私的优越感,尽管人前都挂着一副和善的面具。

大家在互联网上隐蔽地羡慕着那些拥有存在感的人,羡慕着那些留学海外好像无所不知的人,羡慕着那些有丰富现实经历,游遍大江南北的人,羡慕着那些拿着BAT的offer,好像开始走向生活巅峰的人,但大家羡慕的,其实只不过他们在被关注。

尽管大家不承认这一点,并以“不承认这一点”试图得到关注。

大家应该是爱这个世界的,可这个世界仿佛从某个时刻开始,便不再爱我了。

大家仿佛是懂了非常多道理,却往往什么都不知道。

大家常用其他人来代表自身,却往往……

没自身。

三、抽象的讲解

好了,感性的话说完了,可能能触动,可能不可以,但无论怎么样,该引入理性的世界了。

概括一下“大家”的特点。

1.头脑聪颖,在专注条件下,能在选拔性考试中有所收获

2.出身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但绝无饥饿贫苦之忧

3.文化背景相当弱,但有看重教育的家长

4.家庭社会地位并不高

5.看了非常多闲书,评论,好像懂非常多道理

6.在大学生涯里将身心更多投入于虚拟世界,无论这个虚拟世界是游戏、小说、知乎、豆瓣、论坛还是以影视剧为代表的其他文化工业

7.隐蔽的虚荣心

以这七个主要特点为内涵,打造一个社会一同体,姑且用“转型期精英学校中以社会中下层为代表的学子”来指称之。

下面是对“大家”这些特点的逐一解析。

(1)头脑聪颖 与 隐蔽的虚荣心

第一讲解最重要的一点,也即曾经作为其他人家的孩子,所被羡慕的一点,也即能进入所谓精英大学的条件:头脑聪颖。

引入一个专有术语:社会化。

社会化就是将一个自然人转化成为一个可以适应肯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肯定社会行为的人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人在肯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与互动,渐渐认识自我,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简言之,社会化就是学习和传递肯定的社会文化,学习做人的过程。 ——彭华民《社会学概论》

社会化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也涉及社会学两百年来实体的构建,与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纷争。这个概念只不过简单对你说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而已。

在关于“人头脑聪颖”的讲解中,这里不谈那些纷争,主要引用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定义。

先看一段粗糙的解析:

所谓天分,很大程度上因着小时候其他人的怎么看,所谓我们的兴趣,其实是在自身偶然露出的小聪明与他人的评价和自身因评价产生的自信所交织的。 打个比方,小时候,你肯定感觉某时你突然感觉什么好玩了(比方说篮球.乒乓什么的),去学习,并非常快的入门。那样,其他人觉得你有天分,你一个人也就觉得你一个人非常有天分,由于下意识的自信,你在这方面便能做的比较出色。这便是一种所谓兴趣的驱使。 而往往在某个时候你发现自身其实非常不如其他人的时候,你便感觉自身在这方面没天分,无论你心理上如何安慰自身,或者如何勉励自身,一直会有个疙瘩在你心头,甚至你一个人都不曾注意。于是你便感觉不如人,天分其实并不如何好。 而遇见这样的情况还能克服的人,真正克服的人,才是所谓成功的人。

这是我过去曾在知乎上写过的答案。

在我懵懂的十六岁,可能是出于某种炫耀的心态,并没读过什么书的我,对人格的塑造有了匆匆的一瞥。我仿佛知晓了什么,在真理的面纱面前眯着双眼,驻足不前,却又急切于将其展示,于是就有了这个我曾经忘在角落里的答案。

那时我对天分的讲解是:

他人的评价与自身因评价产生的自信所交织。

可以看出来,这是一种高度通俗简单、且充满着模糊不清定义的讲解。不过大体上,也就和库利的“镜中我”定义照应上了。来看看他专业的描述:

大家在镜中看大家的脸、身材和服装,由于大家的兴趣在于这些形象是是大家的。大家依据这些形象是不是符合大家的愿望而产生认可或不认可的心情。同样,大家也在想象中得知其他人对大家的外表、风度、目的、行动、性格、朋友等等的想法,并受这些想法影响。 这种自我认识有三个主要成分:对其他人眼里大家的形象的想象;对他对这一形象判断的想象;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等。……大家在其他人心目中看到大家我们的另一个人的角色的力量,对大家的情感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大家羞于在一个坦率的人面前看上去躲躲闪闪,在一个勇敢的人面前表现出胆怯,在一个典雅的人面前看上去粗鲁,这样等等。大家一直想象,并在想象中与另一个头脑持同一判断。 ——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依据库利的理论命题,对于“转型期精英学校中以社会中下层为代表的学子”团体,大家可以把三个成分依次详解如下:

对其他人眼里大家的形象的想象:聪颖的,反应快,专注力强,考试能力强。

对他这一种形象判断的想象:他们都说这是非常不错,仿佛确实是如此啊。

某种自我感觉:高兴。暗戳戳高兴。骄傲。暗戳戳骄傲。

这个其他人,包括爸爸妈妈、亲戚、邻居、朋友、老师、同学等等。

在小学的懵懂年代,中学的青春年代,对这种关注的关注一旦开始,并不断地强化,这些“能力”就会一点一滴地——内化——于大家的身体。

可能是碰巧,也可能是爸爸妈妈所谓的“看重教育”,每一个人起因可能都有所不一样,但一同点都是,大家开始成为“其他人家的孩子”,并因此愈加成为“其他人家的孩子”。

大家活在其他人的视线里,而一旦没了这些视线,大家将无所适从。

这也是定义模糊的所谓“虚荣心”的出处,尽管这种虚荣心可能是如我前面所说,是很隐蔽的,大家也并不想承认的。

而所谓内化,就是社会教化的内容、规范,转化成自己行为模式、人格特点、思维方法的过程。

内化一旦完成,除非有意洗脑,这种能力也就非常难消除去。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会更容易被“被需要”于有好道德品质。在他做出有道德的工作时,他会被社会视线所奖励,而当他犯下道德错误,或者仅仅发表不道德的言论时,则被惩罚,被予以言语的辱骂。假如他一直在乎这些视线,那样,他就日渐形成了高道德的品质。

当然,这只不过一个简化的模型。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有时惩罚也会起到反用途。这往往是施加惩罚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成为了另一种奖励,比方说骂脏话可能在狐朋狗友那里获得了奖励。

智商,交往能力,交流能力,与其他能力,非常个原因上,同此理。

很大一部分人都了解,环境往往塑造一个人的人格,那环境到底如何塑造的人格,其实就是这样了。

这也是我自小开始,便对那些量化IQ、情商的方法都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是什么原因。我怀疑的不是它们是不是存在,而是它们是不是天生。

我只信理性。

有人会问,那下面呢,有了头脑聪颖就结束了吗?

对于过去的高考考试来讲,是的。

须知,高考考试是选拔性质,而非常识性质的考试。要点其实并不多,纯粹考量的,是熟练度、抽象能力、专注力、耐心之类的指标。时间大伙都差不多,考量指标的核心,其实就是这所谓的“智商”了,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头脑聪颖。

大家这些曾经其他人家的孩子,在其他人家的视线中,在不断强化考试能力、不断地自信于同辈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好像自然而然地,也就走到了高考考试的“好结果”。

所谓“日用而不知”,往往大家又将这一点归功于自身。

也因此,无论虚荣也好,真实收获也罢,预设这种虚荣的活法有害的条件下,“大家”对非常多事物的判断也就日渐走向了偏见,这也就造成了种种问题的出现。

一旦进入大学,在貌似放松的环境下,“大家”中的很多人可能就开始成为变成很多人所见的样子,可能偏执,可能任性,可能宅得天荒地老,可能挂科无数而不知悔,可能……对将来想象力恢弘,却从未切过实质。

那样问题到底在哪儿呢?

前面讲到“镜中我”时,我引用了一段我十几岁时的答案,前面其实只谈了前半部分,这里开始谈后半部分:

而往往在某个时候你发现自身其实非常不如其他人的时候,你便感觉自身在这方面没天分,无论你心理上如何安慰自身,或者如何勉励自身,一直会有个疙瘩在你心头,甚至你一个人都不曾注意。于是你便感觉不如人,天分其实并不如何好。 而遇见这样的情况还能克服的人,真正克服的人,才是所谓成功的人。

不得不承认,虽然用语非常稚嫩,脱不了高中作文习性,但我十六岁那年真是洞见如灼。我的大学生涯居然就这样毫不费力地被自身给预见了,到今天想来也有不可思议之感。

尽管“日用而不知”时,有时候我其实懒惰得乱七八糟,吃了睡,睡了吃,看了小说打游戏,打了游戏水知乎,水了知乎泡论坛,曾经保持过宿舍多日不下床的记录,“什么真正克服”云云,早忘到一万公里外的姥姥家了。

那些在习惯的土地上驻出的坚冰,从来不会由于考虑的行人在他面前匆匆点燃的火苗而融化。非常多问题其实大部分人都考虑过,可往往匆匆而没在乎,更没仔仔细细去梳理过。

那样,问题到底在哪儿呢?

问题就在,当大家在可供比较的人的视线中比较自身时,忽然发现,自身完全无法和别的人相比较了,也没信心活在他人的视线中了。

尽管心里可能会自欺欺人地不承认,尽管可能携带过去的骄傲,但无论表现没表现出来,在内心深处,“大家”是承认这个比较出来的事实的,上面所说的疙瘩,也就愈加深。

前面提到了镜中我,镜中我的定义再深入一点,就是在“在乎的他人的视线”中塑造自我。

这里的关键字是“在乎”。

在乎非常大程度上需要熟知,“转型期精英学校中以社会中下层为代表的学子”大多见识并不广阔,大学的所在地,可能就是大家生命中所到达最遥远的距离。面对没熟人视线的生活,面对一大片陌生的人,面对那些陌生却各方面都比自身强的人,大家无论什么方面,都非常难打造“被在乎”的信心。

可吊诡的是,大家之前活着的目的,不巧就是为了这些在乎的视线。

“在乎”是个社会互动的过程,是大家与他人双方交流的过程,虽然可能这种交流是视线交接、赞扬、批评、冷漠的间接过程,可一旦单方面没被在乎的信心的同时,“大家”也就比较容易就变得不了解该在乎哪个的视线了,由此也就没办法依据哪个的视线来塑造自我了。

“大家”也由此开始有所分流。

可能有人运气好一点,获得了教授、学生团体的关注,在他们的视线下开始新一轮的内化过程。由此,他们开始尝试着接触学术、接触实习、接触学生生涯的其他社会训练,尝试在乎更多“我认为应该在乎的视线”。

这样分流出来的人就成为了新一轮所谓的“大学不颓唐,有意义者”,正如之前“大家”那样。

可剩下来的“大家”呢,理所当然 ,依旧不了解该在乎哪个的视线。

社会化就是如此在一点一滴中,在不让人察觉的机制中慢慢运行的。社会化的过程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奖—惩机制。“大家”之前靠着他人视线的奖惩而活,而目前,针对这新一轮的他人,简单的接触与失败后,“大家”便感受到了失望。失望也即社会化奖惩机制中的惩罚。

直到不经意间,这种累计次数超越肯定限度时,大家,也就就对教授、学生团体们美其名曰“失去兴趣”了。

长此以往,对现实日常的种种也就都渐渐开始不感兴趣,随之而来的,就是心理补偿式的在虚拟日常探寻存在感。

尽管“大家”大部分人不愿承认这点,有时甚至用虚拟世界的逻辑来套现实世界,偶尔还以此获得一种莫名的虚荣感。

那有哪些解决方案吗?

一个神学的答案是,顺着这个逻辑,想象一个上帝,在上帝面前忏悔自身,以上帝的视线来塑造自身——上帝是肯定会在乎每个子民的,上帝又肯定会宽容每个子民的。这也是以前有人常说的信仰缺失的解决方法。

当然,这篇文章一定不是谈这个的,这个问题在(四.大家应该如何做)里再说,这里先搁置,再谈谈为何大家发现,很大一部分人就是比大家强。

细心的人肯定发现了,这个小节谈的都只不过表面上是什么原因,形式上是什么原因,与动力上是什么原因,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形式因、动力因。根本起因,也即质料因是什么呢?

简而言之,“大家”能力不足。

(2)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社会地位

回到在刚开始我就下了的基调: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要从宏大叙事来谈论的这个问题,主如果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意识的研究。现代分层理论也一般将此理论延伸开来,以作为研究对象为某一个阶层的研究命题,并不局限于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基础。在本题中,这个社会阶层就是“转型期精英学校中以社会中下层为代表的学子”,社会意识就是“颓、丧、没梦想、避开现实、更习惯于虚拟世界”。

那样,这里提到的社会存在是什么?

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社会地位。

前面说的这么多,其实说到头,就是那种在他人视线中活着的活法,非常有问题。当然,也有非常多这样活下去的人,他们墨守成规地活着,可能一辈子也出现不了那些问题,可能一辈子也遇不到“信仰缺失”、“没梦想”之类好像太过空洞的话题。但那不过是运气罢了,正如大家没这个运气能墨守成规活得开心一样。在这里,可以也考虑一下,那些没真正自省心的天之骄子,真的能一直成为天之骄子吗?

家庭传承而来的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社会地位是什么?

依旧给定术语:先赋性地位。

先赋性地位就是你一出生下来就有些地位,这些地位一般是从爸爸妈妈那里继承而来的,会为你提供一种权利,即更容易完成自身目的的权利。

或者说:权力。

权力是什么?权力是主体支配人或事物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能力。

能力是什么?

能力的本质是主体的一种可能性,拥有预见性或者潜在的可能,在心理学中,能力被作为预见以后习得常识和技术的可能性。

关键字:支配,目的,可能性。

这里不再过多界定这些定义,界定到这里,其实就已经将足够讲解了。先赋地位,也就是大家说的那些中上阶层能提供的,是什么呢?

经济权力,文化权力,与社会权力。

换言之,也就是社会学家布迪厄说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在这里,资本的概念其实和权力一致,依旧指的是那种潜在的支配可能性。

好了,目前该考虑人要追求什么,可以以追求幸福展开,第一概念幸福。判断一个人过得怎么样的准则,就是他是不是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主体达到目的后的主观感受。

达到目的需要什么?前面已经提到了权力的概念,推导一下,达到目的需要权力。

这里的权力当然不仅仅是刚刚说的经济、文化、社会权力。譬如有些人说幸福非常简单,可以帮其他人快乐就是我的幸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说,完成了“帮其他人”这个目的将来,我感到了幸福。而其中运用的权力,或者说资本,或者说运用的那种个人的潜在的可能性,可能是笑的能力,可能是善心,也会是其他。

简单来讲,日常大家无时无刻都在不完成目的,完成目的则需要权力。但目的多种多样,目的的选取,这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

一般来讲,在现实社会中的幸福,至少那些表面上的幸福,诸如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对于拥有先赋地位的人,一般会更容易容易追求到。非常不巧的是,社会化的另一个成就,就是让很多人觉得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应该是大家活着的目的。

因此,依据这些公认目的的准则来判断“大家”,非常不幸,大家确实是不幸福的失败者。

至于为何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能有效达到那些公认的目的呢?

……

当你从小时候开始,就有爸爸妈妈亲人给了你买东西满足自身欲望的权力,当你从小时候爸爸妈妈亲人就给了你以追求真理的权力,当你从小时候就有爸爸妈妈亲人给了你庞大的社交互联网资本,以满足你需要的时候的想法,你说你是否更容易达到这些目的?

甚至最可气的是,你连知晓这些的权力,有时候都被文化工业所剥夺了,在“奶头乐”的雕琢下,你还有在日常不被支配的想法吗。

这里再拓展一个定义,文化资本,与文化资本的再生产。

这是社会学家布迪厄教育社会学的核心定义与命题,主要在《国家精英》这本书里讲解,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下。

大意就是,先赋性的地位,通过一种被“理所应当”的公正方法,诸如分科,考核,将先赋性的文化资本,也就是文化权力,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知晓这个世界如何运转的权力,在学校这个炼金场合,间接地传承给了下一代,而不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转的那批底层学子,却一直还是不可以知晓。

布迪厄将之称为“社会炼金术”。

布迪厄主要探讨的是法国,其实大家国家在过去并非如此的,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高考考试,‘社会炼金术’根本毫无运转的空间。

高考考试虽然是选拔性考试,常识能力的考察其实相当弱,但却将那些不公正的代际传承而来的能力给区隔开来了,形成了一种相对公正的选拔规范。

如此看来,高考考试这种选拔规范,本身也是“大家”这批人迷茫是什么原因了——‘大家’毕竟不是精英。

但这只不过一个形式因,根本没抓到本质。

根本起因还是在,大家的权力,或者说完成目的的能力并不够,只不过以没先赋地位的形式表现出来罢了。

不过其实这里出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那些多数人承认的目的,其实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你真的要为这些目的而攫取权力吗?另外,则是为何社会要对人社会化?

(3)闲书与虚拟世界 简单化的规则

前面讲解的,全是为何“转型期精英学校中以社会中下层为代表的学子”团体在现实社会不如意是什么原因。也就是说,解答的是为何“大家”不珍惜教育资源。

可问题还有后半部分,即为何大家会沉迷于虚拟世界呢?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问一问虚拟世界到底是什么,与虚拟世界的功能是什么就好了。

虚拟世界是什么?虚拟世界,无论是闲书,小说,还是各种电子网游世界,这些虚拟世界其实就是现实世界的规则经过简单化后所形成的世界。

虚拟世界的功能是什么?提供一个简单的追求幸福的渠道的功能。

预设人要追求幸福的首要条件,那样,假如大家不可以在现实日常追求到幸福,而这个时候,不巧面前忽然出现了一个简化过后,可望且可及的世界呢?

简单化的那些道理常常在现实日常被提到,诸如努力就可以成功,人要满足。可除非运气好,假如不去深入考虑,其实根本就没方法将这些太表面化的道理成功运用到现实世界。

一旦”大家”发现,虚拟世界中,这些道理好像更容易达成,比方说努力就成功——打怪升级;比方说让其他人羡慕“大家”——拥有好看的时装与强大的装备,大家自然就比较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去追求幸福。

梳理一下逻辑吧:

幸福就是达到目的后的主观感受。

“大家”追求幸福。

现实社会“大家”达不到目的。

现实社会目的优先。但假如现实社会达到目的非常难,“大家”就会用其他办法去达到目的。

“大家”会依据目的达到的困难程度来判断大家是否应该去达到这个目的,假如一个目的相比另一个目的要简单很多,大家会倾向于达到这个简单的目的。

在虚拟世界达到目的是其他办法。

达到虚拟世界的目的,比达到现实社会的目的简单。

好了,该列的首要条件我都把列出来了。下面就是结论了,大家追求幸福,而现实社会大家不幸福,最后的结论就是:

大家倾向于在虚拟世界达到目的。

到了这里,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才画下一个句号,即“大家”错误的人格塑造过程,与不高的先赋地位的存在,造成了“大家”倾向于在虚拟世界达到目的。

看起来是否非常简单,通俗地说,就是社会公认的好,自身由于总是和其他人比,落差太大,不可以同意,而虚拟世界模拟了那些公认的好,在那里达到这些好,要更容易。

但这就是鸡汤了。

鸡汤是什么,鸡汤就是简单化了道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在这里补充一下,可能有人会奇怪,布迪厄的资本,其实非常不错讲解,就是运用权力达到目的。但镜中我中不停比较的根本起因到底是什么呢?

人为何会不停地对比?

由于不这样,大家的考虑将不成可能。

这就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讲的一个核心问题了。这里不多提。

而达到目的的线索,其实就是自由,也是《实践理性批判》里延伸出来的,其内涵也经过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尼采与后来的存在主义各种颠覆,这里同样不多提。

四、大家应该如何做?

说了这么多,那样,既然知晓了为何,大家应该如何做呢?

这个时候候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就来了!

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同时也能反用途于社会存在。

也即大家一般说的能动性。

我前面提到了非常多次,虚拟世界是什么,虚拟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经过高度简化后的世界,而虚拟世界的规则就是高度简化过的现实世界规则。

以大家最常说的一个命题,也即规则为例子:努力便能成功。

在游戏里,努力能成功便以诸如升级、打怪、换装备等最明确的结构展示出来了。在小说、影视剧与其他各种文化工业商品里也是这样,所不同处在于文化作品们所用的办法是蒙太奇,也就是遮遮掩掩,只展示部分和片面信息的规则。这些规则是现实世界的投影,但高度简化后,极容易吸引“大家”这些在现实世界里没学会规则的人,“大家”在其中比较容易“达到”现实所没的目的。

以努力就可以成功为例,那现实世界的规则是什么?

自然世界的规则,在自然科学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等学科里讲得非常了解。但人由于有意识,自然世界的规则并不那样适用,也因此引入了社会世界的规则,也即人自己的规则,与人与人之间的规则。这些规则,被叫做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等。

无论是努力,还是成功,都是针对人而言的。所以,也就将它放到人文社科的框架里去讲解。那样,“努力就可以成功”这个命题包含的意义实质是什么呢?

我的讲解是:努力就可以成功,意思就是以自我勉励为方法,也即以能动性为方法,以学会人与社会世界的规则为办法,达到所期望的目的。

成功即是达到目的。

这里面每个定义,都是需要自身仔仔细细考虑的东西。而目的,也是这个命题里面最大的问题。

人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哲学命题。

活下来当然是首要的,于是健康占了尤为重要的一面,但并未戳中核心,由于人活着可能并非为了健康,而恰恰是由于要死,才会想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海德格尔讲“向死而生”。我在之前没提到真正的底层,其实起因也在此,真正要为活着挣扎的人,他们的首要目的,就是活着,哪有闲心考虑为其他目的而活?

但,在存活以外,很大一部分人是为其他人而活的,在其他人的视线中而活的,在社会角色,即儿子、女儿、爸爸、妈妈、工程师、知乎大V、掏粪工如此的角色中,为了满足这些角色的规范,如要孝顺、要担当、要好好工作而活。无论他家境优渥还是贫困,都是在其他人的视线下活着的。哲学一点讲,就是很大一部分人作为客体,简单说就是机器,被社会或者说社会角色作为一种主体所支配。

而作为客体,作为机器的人,就是马克思哲学里讨论的主要的一个定义——异化的人。

这里不深谈异化的问题,只谈怎么样摆脱支配,达成我们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说的人类解放。当然,摆脱支配的重要一步,就是认识它。

还能有哪些办法,只有人类传统几千年来的办法。

教育,念书,与独立考虑——至于独立考虑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可以问其他人,问了其他人还叫独立吗?

在这里,大家预设能摆脱这些支配,那样摆脱支配是什么呢。

需要意识到,摆脱支配,并不意味着你就不孝顺、不担当、不好好工作了,而是要弄了解,这些社会办角色的规范在你作为目的的某种活法里,它们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与该何以达成自身。

第一,要知晓大家认识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与大家活着为了什么?

这是哲学的内容,我非常难用一两句说得了解。但哲学本科小学一年级的教材里,至少会为“大家”勾勒一个粗略的答案框架。基础是《哲学史》、《哲学导论》,然后非常重要的,逻辑!逻辑!逻辑!没基础的人,肯定不可以好高骛远去读那些大伙诸如康德、黑格尔的原著,由于“大家”甚至不了解他们谈的到底是什么。而且一般来看,其实也不需要多么深入地去了解。当然,假如觉得这些书十天半个月就可以读完,那也太自欺欺人了。以我为例,在完全没哲学基础状况下,我第一本哲学史读了整整一个月,那一个月除去吃饭拉屎睡觉看书考虑,什么都没干。而这一年来花时间最多的,是把那些日用而不自知的简单化了的道理,那些模糊的,甚至是从虚拟世界里带出来的习惯的道理,给一一去芜存菁。

哲学就是人本身的规则,也就是游戏里所谓的属性点,与属性点的用途到底是什么。另外就是,对你说,你的任务是什么。

自然科学是什么呢?就是这个游戏背后的程序代码逻辑。

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之类的呢?这就是游戏设定,也就是学会社会规则的办法,对你说,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是如此的。那些经典,也就是各路大神经过无数年的探索而保留下来的游戏策略,对你说,其实这个游戏是这么玩的。那些一直说教科书只读不知道现实世界的人,大概是根本没认真懂过现实世界。实践当然是要紧的,可实践就没规则了吗?

这里直接给出答案,实践的规则,大家常称之为“科学”本身。

大家当然敬佩那些不靠他人独自探索的天才,也敬佩那些虽然不了解策略,但依旧吃苦耐劳用我们的经验探索规则的人。

可你有现成的规则说明书不需要,非要去自身探索这个游戏的玩法,这不是作吗?

当然,电子游戏世界的规则都是高度简化的,在电子游戏中,大家还由于自身探索那些规则而感到更有趣。可是,假如这份规则书说明书长到不可思议——长到涵盖了几千年来的人类智慧呢?贸然地探索真的明智吗?

有了明确的目的才会努力,这个道理就像“大家”玩游戏一样,有了目的才会去动力搞装备,也才会努力去升级打怪,尽管这种目的,常常是炫耀,或者其他什么。

你们以为经济、文化、社会背景足够的家庭能给予孩子什么?

当然是告诉他们,这个游戏世界,其实是这么玩的咯。

这就是先赋地位的重要程度,而“大家”,则甚至都不了解:这个人与社会的游戏世界,其实是有规则书的,虽然它们真的非常复杂。而掌控它们的过程,就是:

社会意识反用途于社会存在。

这个过程,也就是马克思说的,自在走向自为。扩大到整个社会群体,就是势必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呃,再多说就政治敏锐了。

有人讲哲学的虚无主义不就是没目的吗?知乎上甚至有以此来讲明我虚无没错,我迷茫没错的人。但我想说的是,大部分人连虚无是什么都不了解,根本没底气去”虚无主义“。

对于价值上的虚无主义,我的私货是,主体的特殊性,就在于主体的行动势必有目的。价值虚无主义的结论是没目的,但其实把虚无当成了目的,矛盾。

五、写在后面

作为一个人,我一定是有偏见的。

放在社会学中,以上论证和劝诫也只不过一个探索性的讲解,不够完整,也缺少足够的验证,但我自信要素肯定是说上了。

我的动机也大概不纯,可能里面有虚荣心的成分,有梳理验证自身考虑的成分,但最主要的,我相信,还是讲解这个现象与帮“大家”的动机。

这里的“大家”,看下来应该也相信,其实并不仅仅是“转型期精英学校中以社会中下层为代表的学子”这个群体了。

另外,假如你看到了最后,假如你认同这些看法,点个赞的同时,期望也能了解,这其实意味着用这个答案的权力破除别的权力,帮人获得摆脱支配的权力。

最后的最后,从来没救世主,这篇文章也不可能是。

最多可能只不过通往自救道路上,一把微不足道的梯子。

谢谢阅读。

反驳 @Bruce Wayne 的话——凭什么大家没自制力而你们有。

第一需要对自制力下概念。自制力是什么?自制力就是为了高效率得达到目的,主体依据理性,对自我进行各种奖惩行为,以加速达到目的的过程。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连明确的自我目的都没,谈何自制力。也说了无数次了,虚拟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投影,为何那些没自制力的人,在虚拟世界就可以废寝忘食呢?这种废寝忘食,难道不是自制力?

套到现实里,假如现实日常没明确的目的,依旧有高度的自制力,那我只能说,这个人的自制力是活给其他人看的——也就是我前面说的,沉迷在“镜中我”的迷烟里没办法自拔罢了。

自律从不可以使人自由,这只不过鸡汤,倒由于果罢了。

是自由使人自律的。

不要因果混淆了。

另外,对于缺少同理心的人,其实问一句话就是了。

生活皆有苦,为何你的苦才是苦,我的就不是呢?

这句话无论是对所谓的社会阶层上游,还是社会阶层下游,其实都是一样的。虽然更多时候大家倾向于将其说给上层,谈及“何不食肉糜”,但这是由于,无论怎么样,存活一直是首要的目的,不可以理解其他人为存活而活的人,已经不可以称之为人了。

而我也慢慢开始也觉得,除非革命时期,所有不违法,且不倾向于过度伤害其他人的人,都是值得同情的。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5313.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