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防早恋后逼婚的为何是同一批家长?

先防早恋后逼婚的为何是同一批家长?

文风青杨

近日,河南汝阳县一高中在电子屏上播放宣传语,劝阻学生早恋。“男女交往、仅限友情,超出友情、浪费感情”,“你有什么能力给TA幸福,你有什么资本为TA承诺”,“‘爱’TA就放下TA,提升能力,将来才能给TA想要的一切”……引发热议。学校老师表示,标语播放有一个月了,马上高考了,希望引导学生专心学习。

凭什么十几岁的孩子就一定不懂爱情?反倒是如今社会上奔三的剩男剩女们一副看破红尘的模样,就一定万绿丛中过,什么都懂?更恐怖的是好多家长总认为:“上学不能谈恋爱,毕业就有对象结婚。”上学的时候爸妈总会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啊,不能谈恋爱,你还小。”毕业了爸妈们就会问:“有人追你了吗?”“你有对象吗?”“和谁打电话呐?男/女同学?”……

当下的情况是,很多家长不允许学生谈恋爱,甚至在读大学了还有很多家长反对恋爱,但等到大学一毕业,所有家长都希望马上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而且最好有一套房子的人和自己儿女恋爱,而且要结婚。学生时代,他们严厉管控子女,以最高警戒水平防止孩子早恋。几年后,他们生怕子女滞销,恨不得以最快速度配对成功,整天念叨“再不逼婚就晚了”。而最搞笑的是,干这两件事的,往往是同一批父母。

在中国文化、社会上的普通观点是,早恋对青少年的前途和出息可以有坏处。很重要一种原因是教育制度的极大竞争性和社会的极度功利化。报纸和别的媒体也报导早恋这现象对学生的危险与家长的担心。这种现象也从一定侧面反映出成人社会对于主流话语权的垄断。

他们总是说:你还是个孩子,我做这个决定是为你好。这时候就不该谈恋爱。那么请问,有经验的父母们,我们应该什么时候谈恋爱呢?是在长大后却发现自己已经被禁锢到不知该如何与异性相处时,还是在父母一次又一次塞来隔壁邻居的照片时呢?此时你也许讶异和不屑我的危言耸听,但现在确实好多90后,都这样。

孩子到了高中,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基本上是一个成人了,有了追求异性的需求是必然的。回想我们的祖辈们,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做了爸爸妈妈了。社会进步发展到今天这个状况,已经不允许他们这个时候就开始为自己的感情做准备了。因为在社会上生存的难度加大了,他们不得不首先学会在社会上独立生存,在此基础之上再想其它。所以,他们得压抑、推迟自己的情感需求,以适应这个社会。

于是,有的家长把家里断网,手机没收,克扣零花钱,给对方打恐吓电话,以一切极端的方式阻挠。然后,逼急了,还要骂女儿不要脸,还要对儿子招呼耳刮子。甚至两只用502胶水粘在一起的手,如果在电视剧里出现,他们会感动得稀里哗啦,他们会咒骂无情的父母;但当它们真实出现在自己面前,非但不能让他们感到心疼,反而让他们因为威权被触犯而近乎发狂。

其实早恋这回事,在生物学上本是不存在的概念,一个正常的动物,只要性发育成熟,就会按照基因代码的指示,做出该有的求偶反应。少男少女的早恋,受制于当下的文化,尤其是父母和学校的反对,其中的大多数,都只能是单方的暗恋,根本没有机会,去真实地练习一番。对于这样的情窦初开,我们却并不批判,也不认为可耻,而是愿意认同它的美好。

换一个角度来说,高中就是谈恋爱的年纪啊!只不过你在恋爱的年纪恰巧读了高中。有高中这种事情才几百年。而人类发情恋爱的历史已经千百万年了呢。所以高中不让恋爱才是反人类的。很多家长反对早恋,通常是从婚姻的视角来审视。确实,学生时代的爱情,很少最终能够修成正果。可那又怎样?恋爱只能谈一次,谈了就必须结婚,如果谈了多次恋爱就不是好孩子,这种想法实在迂腐。

现在很多家长非常反对孩子恋爱,认为谈恋爱会影响学习,如临大敌,其实谈恋爱有利有弊,并不是只有坏处,家长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给出正确的建议和忠告。相反有些父母一再反复,我都是为你好,不会害你。可他们总是,该性启蒙时对性讳莫如深,爱情来临时棒打鸳鸯,就像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却封住他的嘴巴,那么即使以后摘掉了封条,恐怕他也难以吐字清晰。

一个高二女生因一次冲动的性行为导致怀孕,被父亲打骂后,跳楼身亡;一个高三女生被学校以谈恋爱的理由开除后,喝药身亡。青春那么美好,她们却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了人世。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总觉得穿越了一般,似乎回到了封建时代。今天的我们会对那个时代的爱情悲剧掬一捧同情泪,而现在的学生,身心发育和年龄虽已超过那些爱情故事的主角,却因为身在中学,感情生长不得自由,就被各种看不见的手推向生命的悬崖。

作者:风青杨:知名评论人。一个有趣的人,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嫉恶如仇,从善如流!微博@风青杨V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5531.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