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沉迷游戏以及因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早就算不得是什么新闻了,实际上不光是学生,即便是一些成年人也会大把的时间、金钱、精力投入到游戏、网络中去。只是往往我们对于成年人在这方面的问题看得不如像对未成年人看得这么重,甚至很多人对于一些成年人如此没有自控力反而给予的是嘲讽的态度。
我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发的一位高中生家长因为孩子沉迷游戏导致荒废学业甚至影响身体健康而给马化腾写的一封信。
这封信的真伪无从考证,但是这种信尤其是信的内容一定是很多家长都希望游戏公司、游戏公司的管理者能够认真重视的。
针对这封信,网友的态度呈现的是两极分化的观点。
支持者认为游戏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是客观的,是不容忽视的,反对者则认为孩子沉迷游戏的责任并不是由游戏公司导致的,而是家长疏于管理是孩子自己的行为导致的。这就好比醉酒驾驶造成了事故,你不能让酒厂为之买单是一个道理……
同样作为家长,我个人的观点是:尽管我也认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主要责任肯定是他们的家长和自身,但如果说游戏公司没责任我是不赞成的。
为什么我会去把游戏公司“绑架”在这个问题上呢?
原因有两点:
1、游戏设计的本身我认为它就是以让人沉迷为目标的——一款都不可能让很多人沉迷的游戏显然是一款非常失败的游戏,这样的游戏作品是不符合任何游戏公司生存、发展需要的。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任何一款“成功”的游戏背后一定排着无数已经沉迷或者是阶段性沉迷的玩家,而这些玩家有未成年人也有成年人。
所以我认为游戏公司在“沉迷”这件事情上是有“主观恶意”的,即游戏公司是有这个目的性并且也已经事实的。
2、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是有政策性管理文件要求的,是硬性规定的。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就发布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以上责任游戏公司是需要履行的。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游戏公司本身是有社会责任的,在未成年人的保护上是有责任的。
就像上面有人说的醉酒驾驶导致的事故你的确不能找酒厂,但是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可是被写入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尽管我们看到的现象往往是销售方根本不管这些,但是如果真的出问题了追究责任的时候销售方是一定要承担责任的。
这不是道德绑架,这是作为任何中国企业或者说在中国经营的企业都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在2019年,人民网曾经联合腾讯、网易等游戏企业共同发起《游戏适龄提示草案》。草案将年龄段划分为6+、12+、16+、18+四个级别。正式实施的网络游戏适龄提示标准与之相比,不仅取消了18+一档,还将最低年龄限制从6岁提升到8岁。
某种程度上讲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在为更好保护未成年人而在做的努力。
未成年人因为烟酒的问题导致影响健康甚至生命,作为烟酒企业的确是可能没有任何责任,但是烟酒企业会推出一款款的产品去吸引未成年人抽烟、喝酒吗?
但是游戏公司会。
不要总是盯着那些大型的游戏,实际上你随便搜搜看,有很多游戏就是针对未成年人而设计的不是吗?而且还有一些是冠以学习、益智名义的。
仅仅是以上两点我认为你要说游戏公司在某个未成年孩子沉迷游戏这件事情上可能真的是一点责任没有我可以认可,但是如果不是“某个”,而是从保护所有未成年人的角度去看,我认为游戏公司是有这个责任的。
当然,咱们也不能出了事儿就把责任都推给别人,为什么偏偏是你孩子沉迷游戏了?这个问题真的都是别人的错?
很多家长等孩子沉迷游戏了才开始后悔,但是他们就忘了曾经自己年轻的时候身边就已经有了无数因为沉迷电脑游戏而荒废学业、事业的孩子。
而这么多年来关于这些问题的报道、日常交流会有家长从来都没接触过,为什么自己孩子还是会“中招”?
原因不用过多的分析,其实大家都懂。
另外别指望关停了游戏公司甚至是取缔了所有游戏之后孩子就会好好学习了,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小时候别说是手机游戏了,电脑、电话都没几个人见过,但是那时候的孩子们就都去认真学习了吗?还不是一样有很多学生早早就把学业荒废了?
游戏会影响你孩子学习,而且可能是非常糟糕的影响这个确实不假,但是没有游戏你就认为孩子会认真去学的想法就太天真了——别说是我们小时候了,古往今来连个电子、电器产品都没有的时代能够有条件学习而又能认真学的人有多少?
归根结底一个人对学习本身就没兴趣,就没打算好好学,所以即便是没有游戏也会有别的作为替代而继续令其不能认真去对待学习。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