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青少年来说,它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有益信息,拓宽了沟通渠道,但也带来了会让人上瘾的网络游戏、聊天室和黄色信息。有的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如何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网络环境下,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做些什么 我们邀请了有关专家、学者就此话题做分析与探讨。
青少年上网干什么
记者:在讨论这个话题前,我们先来看看到底有多少青少年在上网?第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8700万网民中,青少年所占比例最多,达到31.9%。此外,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了网民总数的17.3%,超过了1500万。
徐文伯:青少年上网的人数现在还在增长。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应该意识到,网络已经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正在逐步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
记者:这么多青少年热衷于上网,他们在网上主要干些什么呢?
欧阳向群:调查显示,青少年上网主要有三个目的:获取信息、网上学习和休闲娱乐。
记者:申跃现在还在清华大学读书,你用网络来做什么?
申跃:我把互联网当做一种工具,主要用来查资料、浏览新闻、收发电子邮件等。
徐文伯:还有很多青少年不是这样。据了解,由于目前网上黄色信息禁而不绝,不健康的暴力游戏增多,以及聊天室的大量存在,不少青少年由于好奇心强,禁不住诱惑,在不良信息的包围中不知不觉上了瘾。有的在网上长时间玩游戏、聊天、看黄色信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在为孩子们感到担忧。
记者:很多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诉苦,说自己省吃俭用为孩子买了台电脑,结果孩子只顾玩游戏,甚至因为浏览黄色网站、聊天交友不慎,出现了种种问题。
石彦伦:有的孩子因沉迷于网络已经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名女生考入我们学校时非常优秀,3年后,她在全年级400多名学生中排倒数第几名。什么原因?家长说这个孩子每天晚上都要上网玩,而且一定要到夜里4点才下网,她自己住一个房间,家长管也管不住,她自己讲已经上瘾了。
为何沉迷网上聊天和游戏
记者: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少年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
申跃:首先网络是一种新事物。青少年对新事物往往很感兴趣,愿意去尝试。游戏和聊天室正好提供了一个和真实世界不一样的虚拟空间,青少年有这种冲动、好奇,于是就进去了。
记者:怎么一进去就沉迷在里面了呢?
申跃:学习压力大、缺乏父母关爱是两个重要的原因。学校现在虽然在减负,但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的压力仍然非常大。很多孩子在学校里、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成功感,但通过在网络游戏里拿第一,在另一个环境下可以得到认同。另外,很多学生反映,父母和他们除了学习好像没有其他交流,没什么话说。在这种高压、紧张的状态下,许多青少年希望有一种能释放的途径。至于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我想可能和以前只为高考的畸形教育目标有关,以为一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于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记者:青少年浏览黄色信息是什么原因呢?
申跃:很多人在不小心碰到黄色网站的时候,有可能会浏览,主动想去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记者:怎样才能防止青少年受到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石彦伦:网络游戏不应该存在于校园网中;面向未成年人的网络应该摒除网络游戏。
欧阳向群:娱乐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有享受游戏所带来的快乐的权利,关键是怎么引导。我们做网络工作的,要给青少年提供积极向上的网络内容,寓教于乐。
徐文伯:现在的网络游戏主要是韩国和日本产的,不太适合我国青少年。我一直主张开发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从中国孩子的角度来设计的网络游戏。
欧阳向群:我们今年一项重要工作是开发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系列游戏,像反恐、抗日、长征等等,大概明年“五四”和“六一”时就能推出来。它对学生益智、对正确认识网络都能起到正面作用。
记者:对青少年在网上聊天,大家怎么看?
石彦伦:聊天唯一的好处是宣泄,满足孩子们渴望交流的一种心理需求。但网上聊天又是虚幻的,不受道德制约。在聊天中,孩子们模糊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带来的是不负责任。所以,我主张未成年人的网上交友、聊天要适度,学生不要到社会上的网吧进成人聊天室聊天,要聊就到校园网上来,至少要在一个特定的圈子里聊天,明确他的社会身份和角色,以便规范他的言行和责任。
申跃:我觉得把互联网作为工具利用好,一方面能促进学习,另一方面也让自己有放松的机会。只要不沉迷于网络,没有影响正常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玩玩游戏、聊聊天都没有问题,但一定要适可而止。
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各尽其责
记者: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有些青少年能把网络利用得很好,有的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欧阳向群:孩子利用网络的好坏由许多相关条件来决定。如孩子的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关系、家长对网络的了解情况、孩子的伙伴关系、社会关系、学校、老师对网络的态度等等。如果一个家庭中关系和睦、父母对网络有较深了解并与孩子有良好沟通习惯,那么,孩子与网络大都能建立健康、良性的互动关系,否则,孩子就比较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石彦伦:教育的成功需要三个点支撑,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都要尽责才行。
欧阳向群:有的青少年使用网络产生了种种问题,父母是不是首先要检讨一下自己:是否尽到了责任?我们是否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温暖、健康的家庭环境,能够满足其精神需要?在网络时代,有的父母自己都不会使用电脑,对网络一无所知,又怎么可能在孩子上网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更别提与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了。
石彦伦:十几岁的孩子,有一种心灵的饥渴,需要沟通,家长要多跟他谈,并给他安排一些他所需要的活动。学校也要创造适合青少年的多种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如举办艺术节、体育节,出版校园刊物等等,用这些有益的活动来使他们的青春活力得到释放,而不是让他们在百无聊赖中萎缩到旮旯中去玩游戏。
欧阳向群:我建议在学校中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自主使用网络的能力,引导青少年利用网络信息解决现实问题。
石彦伦:网络做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存在,不让孩子们接触,不可能,所以教会孩子如何选择,以何种标准选择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徐文伯:社会尤其是网络工作者也要负起责任来,尽可能地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组织开展系列网络文化活动,丰富青少年的网络文化生活。
申跃:法律能否对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加强管制?另外,通过一些信息技术如网络过滤器等让青少年尽量少沾染到不良信息。另外,我们青少年自身要有一个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起一个好的防线,分清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要有自己的原则性。
青少年网络文明要常抓不懈
记者:虽然政府部门采取了各种各样的举措,但不良信息屡禁不止,网络文明建设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徐文伯:堵不是唯一的办法,我一直主张对互联网要采取五字综合治理。为此,我建议:
1、政府各主管部门在互联网管理上要统一力量,紧密配合,形成拳头,加大治理力度。
2、加强内容建设是关键。政府要把信息资源建设放在首位,让青少年在网上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精神食粮。
3、警惕低俗之风蔓延。目前,各网站打擦边球现象不断,低俗之风盛行,对这些灰色信息不能忽视,更不能低估它的影响,因为它更容易让青少年接受。
4、对民间网络组织要给予支持。网络文明工程从2000年12月启动时,就提出文明上网、文明建网、文明网络的口号,并开展了绿色行动、优秀文化网站调查,围绕互联网出现的各种问题多次召开研讨会,在政府和网民中间起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但由于经费困扰,很多想法目前无法实施。
欧阳向群: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既要严肃认真地重视,更要深入科学地研究。青少年喜欢网络,甚至有一些迷恋,要引导,但不要轻易指责。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道德,是目前网络文明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
申跃:网络文明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些青少年如果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引导和教育,对网络有一个健康、正面的认识,他们长大以后,成为社会上的新生力量,又来关注青少年网络文明,也就不会做有损于网络文明的事。这件事情真是非常重要,应该马上做起来,但也要看到它的持久性和艰巨性。
记者:申跃,你对全国的青少年有何希望?
申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五要五不要,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对青少年来讲,也不难做到,我希望大家能很好地照此去做。党中央、国务院洞察到了一些现象的存在,发布了两个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认为非常及时。我想,只要学校、社会、家长各方面多管齐下,关注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的网络文明教育会有一个好的未来。
有感于高二第一单元话题作文之“上网利弊谈”,故转此文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互联网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当前,网络不仅是一种时尚和潮流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甚至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也极其迅猛。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国内上网用户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其中,85%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高学历未婚男性青少年。如此众多的青少年上网都看些什么呢?互联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青少年上网,是有益还是无益呢?就此,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有关负责人为记者进行了分析。
记者:国内目前青少年上网是一种什么状况?
负责人:今年4月,中国社科院的有关学者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五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年级越高,用户比例越高。高中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25.8%。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调查还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
调查报告还显示,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始使用互联网。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家里,其次是在网吧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青少年经常使用的门户网站为新浪、搜狐、163.COM。青少年用户上网,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网站,14.5%的时间用于外文网站。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女上网时间。
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和聊天室,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记者: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那么,互联网对青少年都有哪些影响呢?
负责人: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据统计,到2000年7月为止,我国已有近1000家大中小学校进行了域名注册,其中有不少建立了完整的学校站点。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第二,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第三,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第四,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记者:以上4点都是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那么,互联网对青少年有没有负面影响呢?
负责人:互联网也是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负面影响日趋凸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记者:针对上述负面影响,我们有什么好的对策呢?
负责人:与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相比较,其负面影响显得更加突出而尖锐。要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摈弃和遏制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二、加大力度,逐步实现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权益保护机构的网络化。
三、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加强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工作,正确制定应对措施。
五、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
六、加大宣传力度,使青少年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青少年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七、在网上经常举办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材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的积极参与,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总体而言,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今年5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北京市和平街街道青年文明社区时指出:“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逐步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愈来愈多的青少年和互联网交上了朋友,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同时也加重了我们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新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防范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8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