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量爸爸为事业打拼,或出于认识上的偏差,觉得孩子让母亲带就好了,因此爸爸就成了家庭教育的“配角”、“龙套”甚者直接跑到了“幕后”。
因为性别特点、活动方法的不一样,爸爸教育的影响自然有别于妈妈。由于妈妈与孩子的交往主要围绕哺育、养育活动,更多地给予孩子温情、舒适感;爸爸和子女的交平常涉及游戏和探索活动,会干扰孩子智力进步、性格塑造、品质培养等方面。
1、体格发育。
相对于妈妈所采用语言交流来讲,爸爸多通过肢体语言与孩子交流。他们鼓励孩子走、跑、跳,支持他翻、转、踢……在孩子肌肉、骨骼进步的关键时刻,如此的活动能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更能使其体验充满兴奋、新奇、开心的历程。
2、智力进步。
孩子与爸爸在一块时的操作、探索活动,能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继而激起孩子的动脑和创造意识,而这些又能促进其智力发育。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曾对17000名在1958年同一星期出生的宝宝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常常与爸爸相处的孩子日后比同龄孩子聪明,并容易跻身高于爸爸的社会阶层,这一优势在子女42岁前一直存在。
3、个性进步。
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孩子在与爸爸妈妈的交往中,从妈妈那里获得温顺、体贴、细致的关怀,而在爸爸那里可以感受坚强、独立、果断等特征,这会让他的个性进步更为健全。
此外,相对于老人和年青母亲,父亲往往更为理智,因此,在某些情境中也更能坚持“不能就是不能”,从而为孩子的成长立下必要下的规矩。
4、情商进步。
孩子在不一样阶段有不一样的教育特征,比方说3岁前.可以无优无虑地躺在妈妈的怀抱里撒娇,享受妈妈带来的温暖、宽容、柔软、感性;3岁后,则需逐步打造并承担相应的责任,需要爸爸给予的力量、规则、意志力、理性等。
5、性别意识。
幼儿期是孩子性别角色形成的重要期,爸爸积极地与孩子交往,能够帮助孩子对男士和女人的认识有适当而灵活的理解。研究表明,假如男生在4岁前失去爸爸,会使他们在性别角色中倾向于女人化——喜欢非身体性的、非竞赛性的活动,如看书、听故事、猜谜语等;假如女生在5岁前失去爸爸,在青春期与男生交往时往往会表现得焦虑不安或者无所适从。
延伸阅读:
给所有家长的启迪 爸爸的新“三好”准则
爸爸是如何在孩子3次生日时培养孩子责任心的
伟大的父爱——特训学校心理老师读《爸爸教育去什么地方了》有感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