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莫让孩子成为“心理流浪儿”

平常接触家长,常听见“目前的孩子吃穿不愁,钱不缺,什么活不干,就是不好好上学”之类的抱怨。按他们的理解,目前的孩子生活条件非常不错,应该感到幸福,自然也应该认真学习。这种推断显然不够全方位,只不过是大伙的一厢情愿而已。

爸爸妈妈莫让孩子成为“心理流浪儿”

我们曾留神观察不少家境好的孩子,有些心事重重,有些愁眉紧锁,个别甚至感觉活着没的意思是。禁游网曾有意就“问题儿童”做过调查,发现大都与家庭本身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其一、‘爱巢”失落型。

爸爸妈妈意料之外死亡或爸爸妈妈离异,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最大最重。家庭破裂后,不只孩子的生活、学习会受影响,更严峻的是缺少安全感和归属与抚摸等,这些孩子一般都非常难承受这种巨大落差,心理出现问题是意料中的事。

其二、过高需要型。

这些家长往往极少分析孩子的自己条件,只一味地向孩子考高分、要名次;又大多只重结果,不看过程;只关注学习,不关心其他。这些家长极少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对孩子与师生相处是不是融洽、有无烦恼和重压需要家长缓解等压根就不知晓。无怪乎孩子们会说不谈学习大家是朋友,一谈学习大家是敌人,你想在这种情形下他们能学怎么样?

其三,无暇过问型。

别管是身在官场,还是忙于经商或外出打工,抑或是忙于打牌、应酬等,共性问题是都没足够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大量家长是不出大错不理会,一出大事又一味地责怪孩子没出息、不争气,却从来不去深思孩子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以不少家长无声无息间就把自身放在了叫作‘正确’的那把椅子上,了”。扪心自问,家长真就是永远正确的吗:有时即便知晓自身错了,又真心向孩子认过错吗?

其四,放纵自流型。

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与心理健康基本上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孩子极少能在家长那里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精神鼓励,学好学坏全凭孩子的自觉和自悟。现在社会上对孩子的魅惑那样多,哪个能担保孩子们都步步走在正路上?

上述状况虽然各异,但家长与孩子的关系都明显紧张却是一同的,即家长极少理解孩子,孩子也非常难信赖家长。虽然“家长与孩子在表面上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可是在孩子的心灵上,他已经成了一个流浪儿。

延伸阅读:

专家想办法——六招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方法

家长如何与生理变化期的孩子交流沟通

母亲如何引导渴望交流沟通的女儿走出社交恐惧症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004.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