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东营市育才学校 陈金凯
一场“早恋”辩论赛
去年我教七年级,班里一个女班委跟其他班的一个男生“早恋”,因为“早恋活动”过于公开,女生的妈妈知道了,于是开始对孩子“盯梢”。当发现两人经常手拉手一起上学、放学时,这位妈妈很生气,对于女儿的“早恋”行为非常不满。为了阻止女儿继续下去,她和女儿进行了多次沟通,甚至动手打了孩子,但是女儿一反往日的乖巧和温顺,坚持和那个男生来往。
“早恋”其实是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个正常现象。根据目前的统计信息来看,老师和家长的“围追堵截”一般不会起到“拆散”的作用,反而可能会促使学生的“早恋”逐步走向深入。面对“早恋”,老师和家长要做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深入了解“早恋”的成因,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促使男女学生之间保持正常而有原则的交往。
为了更为全面地了解该女生和班里同学们对于“早恋”的看法,我将一节班会课改为了以“早恋是否有益”为主题的辩论赛。自由分组后,那个女班委自然而然地加入了“早恋有益”的正方阵营。辩论开始了,那个女班委成了正方的主辩手:早恋的时光很美好,我们为什么要拒绝美好呢?早恋也能促进双方在学习方面的进步;早恋能够减轻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早恋是否有益,也要看个人的自制力。面对着这个女班委对“早恋”理直气壮的支持,反方也针锋相对:早恋很耽误时间;早恋多数是失败的,失败就会带来痛苦;有了压力可以找朋友或者家人沟通,干嘛非要早恋?在正反双方激烈地辩论后,教室里出现了一阵静默,大家盯着我在黑板上对双方观点的总结,陷入了沉思。
其实,“早恋”在现在的中学生群体里,早就不是什么“洪水猛兽”,甚至有点儿“习以为常”,他们对此很淡然,也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是这样全方面地展开辩论,倒是让教室里的学生有些吃惊。尤其是那个女班委,从开始的斗志昂扬到后来的低头沉思,也许这是她第一次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早恋”!
辩论赛结束后,我找了个时间和女班委做沟通。她低着头,眼里含着泪水说:“我知道我的想法有问题,但是我也没有像妈妈想的那样。我们在一起就只是聊天、谈学习,而且我还能帮助他学习,我们都在进步!”在进一步了解了这个女生的想法后,我请她的妈妈到校,对关于如何做孩子的引导进行了沟通。这位妈妈看起来筋疲力尽,当她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后,脸色舒缓了很多,说愿意跟女儿再好好谈谈。几天后,我收到了这位妈妈的信息,说通过沟通,她和女儿基本消除了芥蒂,她也有机会对女儿做更进一步的引导了。其实现在的中学生懂得的东西很多,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批评和限制,而是经历和思考,老师和家长最应该做的是提供给他们思考的契机和进行原则性指导。
让早恋化为学生自我提升的正能量
■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 崔瑞良
十四年前,我是高三文科班的班主任。离高考只有几个月了,有个女孩的成绩出现了明显下降。有同事告诉我,她在和外班的一个男孩谈恋爱。
我找了一个晚自习,趁办公室没有其他人,把他们叫来。问清情况后,我没有责备,也没有要求请家长。我对那个男孩说,喜欢一个人很正常,只是马上要高考了,你只能把感情放在心里,不能影响她和你自己的前途。如果你真的喜欢她,就应该替她的未来着想。他点头称是。我让他先走,留下女孩。我问她,你觉得他是真心喜欢你吗?她不好意思地抿嘴一笑。我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知道他是不是真心的。如果他不再来找你了,就说明是的;如果他还来找你,就说明他没有为你的前途着想,就不是真心的。高考前他们没有再交往,女孩子考了一个不错的学校。至于他们后来有没有“再续前缘”,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不知道这种带有“离间”意味的策略是不是得当,但我给了他们一个关于爱情的悖论,这个悖论可以将他们导向善良与理性,并促使他们在二律背反中不得不终止早恋行为。
当下,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达,孩子的身心日益早熟,学生的早恋行为也越来越普遍。但是就笔者看来,大多数早恋都是孩子懵懂中对“美”的追求,是自然而健康的。当然,让早恋结出最美的果实,还有待于老师的正确引导。曾有老师为了引导学生走出早恋,在教学楼黑板上写下 “早恋治愈帖”:“如果你爱一个人,不是下课给人家买水,不是短信发来发去,也不是周末一起出去唱歌、聊天、吃饭,而是做一个出色的人,以后的以后,可能还有别人爱她(他),你所要做的就是把别人比下去!”这种做法轻松有爱,既能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和进取精神而又不致其反感,比简单粗暴的干预方式要高明得多。
面对早恋,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式,在于老师和家长顺其自然中的积极引导。教给他们应该如何去对待感情,恋爱中如何去保护自己,如何在对美好与优秀的追求中去实现人生的升华。当然,早恋问题的解决不仅在于老师和家长的努力,还有赖于学校尽早将情感教育纳入日常课程,主动、系统地引导学生的情感活动。记得《泰坦尼克》剧本的一个片段曾经入选初中教材,杰克将露丝扶上木板,而自己浸在冰冷的海水中,临终前要露丝答应他,一定要好好活下去!这种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情感教育,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不要打开孩子的“小纸条”
■ 河北承德双滦区第四小学 张东风
那天下午,我去四班上英语积累课,刚一进班,几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男孩子便争抢着跟我说:“老师,小新传纸条,写的都是‘内事’,你快看看吧。”我当时一愣,瞬间就猜到了这个孩子写的一定是男女同学之间关系的事。
我用眼睛快速扫了一眼小新,只见她头压得低低的,脸变得红红的。我稍作思考:如果立刻打开纸条看,就等于把孩子曝光于聚光灯下,孩子会一下子受不了。于是,我面对大家肯定地说:“我相信小新同学写的一定是英语单词,因为她平时最爱记单词了,小新同学,你说对吗?”小新用非常吃惊的眼神看着我,然后使劲地点了点头。我看到她眼里含着泪水。我低头从地上捡起纸团,笑着说:“咱们班这么干净,不能随便扔垃圾啊!”在我伸手弯腰从地上捡起纸条的一瞬间,发现小新同学非常紧张,用近乎哀求的眼神看着我!我将纸团撕得粉碎,然后掀开垃圾桶盖子,投了进去。“好了,问题解决了,但我还想提醒咱们班几个‘热心’的男子汉,不要再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了,那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我迈着轻盈的脚步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小新一下子如释重负般坐直了身子,准备上课。那天是复习课,小新背得格外用心。巡视的时候,我顺势跟她说:“我早说过,咱们的小新就是棒!”说着,我举起了右手大拇指给她看,小新甜甜地笑了。
那之后的日子里,小新一直都很用功,我知道,那是因为我为她保守了一个小秘密,也保护了她稚嫩的自尊。后来我利用值班时间找到小新,和她进行了一次愉快自由的交谈。孩子居然跟我做起了保证,说以后再也不做学生期间不该做的事了。我很欣慰,我知道这一切都是缘于那张没被打开的、撕得粉碎的小纸条。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们,已经逐渐开始进入青春期,加之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一些男女同学之间可能会开始有了一些青春期的小秘密、小故事,但是依笔者多年的经验,教师或家长切不可将其盲目定性为“早恋”现象,进而对孩子展开“轮番轰炸”、严防死守式的所谓教育。其实作为小学生,大多数男女间的亲密友谊远远谈不上“早恋”,反倒是家长、老师的过度反应,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所以面对小学阶段的所谓“早恋”,在笔者看来老师只需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恰当及时的心理疏导,让孩子认识到异性交往的基本准则与界限,大部分似是而非的“早恋”都会得到良性的发展,变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一段美好的记忆。
“棒打鸳鸯”不如“约法三章”
■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天润城分校 管福泉
鹏和珊是同班同学。鹏,高大、帅气,但成绩较差,常常不完成作业。珊,性格开朗,语文成绩出众,管理能力强,是一个出色的课代表。
初一时,语文老师交待给珊一个特别的作业,要珊一直“紧盯”鹏的作业。因此,她对鹏特别凶,而鹏也对珊真的畏惧不已,常常是其它作业不写,但语文作业必交。有一次,鹏和父母闹矛盾不肯上学,班主任上门做工作无果,还是珊出面将他“押”回了学校。
然而,到了初三,问题来了。有同事放学时看到他们俩手拉手散步。班主任不信,他们怎么会走到一起呢?但有一天班主任也亲眼看到了。班主任虽然生气,但他还是装作没看见“躲”开了。第二天,他找珊谈话,绕了半天圈子,才切入主题。直性子的珊倒是爽快,和盘托出了她和鹏的所有事情,并表示她真的很喜欢鹏。谈话无法继续,只有暂停。后来,班主任又找了鹏,鹏也毫不避讳,说他很喜欢珊。班主任和鹏推心置腹地谈了许久,却同样以失败告终。
班主任预备了多种“棒打鸳鸯”的方案,可是刚准备启用,还没实施就被鹏打断了。那天,鹏去网吧上网被他父亲“逮”回家后,被狠狠地打了两个耳光,他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了。鹏一夜未归,第二天也没有到学校上课。鹏的家人慌了,赶忙报了警,并恳求班主任帮忙寻找。因为担心鹏长时间不回家出事,班主任不得不找到了珊,珊主动说她会想办法和鹏联系并劝他回家。晚上十点多,班主任接到鹏家长的电话,说鹏到家了,非常感谢。
后来,班主任听说,珊放学后找了鹏所有可能去的地方,打了鹏所有朋友的电话。鹏本来想躲着她,后来确实被她感动了,才出来和她见面,在她的劝说下回了家。班主任感动了,也茫然了,他该怎么办呢?再三思考后,他在自己的教育日记上写下了四个字: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和他们就一些原则性问题约法三章后不过多干预。后来的事实证明,班主任的决策是对的,珊和鹏平稳地走过了初三,考入了理想中的学校,开始了他们新的征程。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