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门诊,一位妈妈质问我:
如果你的女儿像这个样子,你也会说不是她的错吗?
发布时间:2021年-12-13
文:陈发展
来源:心理科陈博士(develop0909)
她的女儿13岁,不愿意去上学,反复用刀片割伤自己的手臂,两次自杀未遂,被诊断为抑郁症,服药2个月没有任何好转。
妈妈心急如焚,责怪女儿不够坚强。
另一位妈妈在儿子独自就医半年后,终于出现在心理科诊室。
她的儿子35岁,被医生诊断为双相障碍,病情一直未有明显好转。
这位妈妈对医生的诊断颇为不满:
我儿子这么优秀怎么可有“精神病”,是原先的工作压力导致的,有些药不能吃。
两位妈妈都很坚定:
第一个妈妈认为孩子要为自己的问题承担责任,需要被纠正;
第二个妈妈相反,认为“孩子”(35岁的孩子)的问题是别人导致的,不需要治疗,应该治疗的是别人。
这两个患者的治疗都特别困难,因为家庭无法让渡出足够的空间用于实现个人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孩子如此,父母更是如此:他们不能容忍家里有一个失败的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鲁克斯说过: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而丧失信心的孩子,背后往往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家庭。
当每个人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无法被满足和实现时,家庭就会被焦虑包裹,无望、无力、无趣弥散在整个家庭中。
此时,孩子会通过不良行为,尤其是与家庭期待相反的行为来迂回实现内心的需求。
家庭中存在功能不良的互动模式时,孩子或者在家庭中被当做孩子对待的成年人,往往会通过不良行为来试图满足内心的需求,具体的家庭动力机制如下:
寻求关注
这样的家庭对孩子是忽略的,或者对孩子采取了错误的回应方式。
父母很忙或者自身情绪不稳,无暇顾及孩子的内心需要。
此时,孩子往往以为只有得到关注,自己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才会有归属感。
他们会用尽一切办法来吸引父母或他人的注意,最终的大杀器就是家庭和社会不允许的极端行为。
自杀和自伤的孩子,通常不是真正的想死,他们只是渴望被认真地对待一回。
获取权力
家就像钢筋混泥土铸成的铜墙,看似坚固稳重,实则冷若冰霜,每个人都无比的自律而努力,但都不快乐。
家人之间常用的沟通句式是“应该”和“必须”,惯常的态度是批评和指责,家庭的规则是不允许犯错,更不允许表现出软弱、无能和失败。
这样的家庭,只有胜利者才有说话和生存的机会。
其实,强势的父母大都是纸老虎,他们都非常在意对方,尤其是在意孩子。
但是,孩子往往认为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者至少不是由你发号施令时,我才有所归属。
叛逆的孩子,常常是在寻求权力,他们不是恨父母,更不想伤害自己,只是渴望被温柔地对待一回!
报复行为
家庭中缺乏温情,彼此之间冷漠寡淡,甚至会有羞辱、打骂等虐待行为,孩子成为实现家庭梦想的工具(人被物化)或者以无能的名义被忽视。
父母错误地以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是将孩子物化为满足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的工具。
父母认为很爱孩子,可是孩子感受到的是不信任、不满意和被嫌弃,孩子以为父母爱的是那个优秀的自己,而不是真正的自己。
孩子愤怒的是,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依然得不到认可。
我得不到认可,那就不用努力了,我的不良行为至少能让你们不那么好过。
其实,孩子并不想伤害父母,只想被好好地爱一回!
自暴自弃
当孩子使用了各种办法,还是无法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时,常常会放弃,放弃从父母和他人那里获得关注和平衡权力的机会。
他们觉得自己不可能有价值和意义,会选择自暴自弃,厌学或拒学、违法犯罪、吸毒或网络成瘾、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甚至自杀。
此时,他们可能会恨父母,往往更恨自己,恨有多深,曾经对爱的渴望就有多大。
因此,当一个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家长要尝试读懂这些“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孩子可能以不良行为(如:不做作业)来获得关注:嗨,看看我,快点来看看我,你已经好久没有关注我了!
孩子可能以反抗或拒绝父母的建议来显示权力:你制服不了我!
孩子也可能以自我牺牲来“报复”父母:你们觉得成绩比我重要,这让我很伤心,所以我也要让你们伤心!
孩子的不良行为也可能在表达无力感:我真的不行,我真的不会,我真的做不到!
文章开头提到的女孩,她的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是“报复”心态下的“自我毁灭”。
一个看待学习比女儿的命还重要的妈妈,可想而知这个女孩为何要如此“报复”:
你们到底在意的是我还是成绩!如果你们更在意成绩,那我也不会让你们得逞,我绝对不会好好学习!
第二个男孩渴望得到是一种权力,他从家庭关系中的失序逐渐延伸至社会关系中的失序,以至于被定义为精神疾病。
一个坚持认为自己的孩子无错的母亲,实则可能是在恐惧自己“创造”的产品被定义为“劣质”,因为这个定性将摧毁她的毕生心血,在母亲的心理,她和孩子是一体的。
35岁的小伙子在母亲眼里还是个孩子,一个被家庭操控的成年孩子(巨婴),他必须用被父母看起来失智的无序行为,才能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有序世界。
可悲的是,无论他怎么失智无序,父母都坚信儿子没有问题,并且满怀慈爱地说:
儿子,你是最棒的!要知道,她的儿子已经无法正常上学和工作十余年。
35岁的他,真正需要的是在家里被当成一个成年人来对待,并获得成人在家庭中应有的权力地位,而不再是一个孩子。
当一个成年人用不良行为来试图获得成长时,他可能永远都会是个孩子,这是成长悖论。
但是,当不良行为背后的内心需求,被重要他人读懂时,这个孩子就会获得成长的机会。
参考文献:尼尔森,著,玉冰,译《正面管教》京华出版社,2009。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医学博士,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业方向:心理咨询与治疗、家庭治疗、青少年行为心理问题干预、精神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焦虑抑郁失眠等的药物和心理综合干预。微信公众号:心理科陈博士(develop0909)
排版:小鲸鱼 梵辰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