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春天,对我们北大培文济宁二中的全体师生来说,是一个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的季节。正是在这个季节里,敬爱的校长贾崇怀先生发出了“以书为伴,人人争当领读者;与圣贤对话,构建真善美的精神世界”的伟大号召。学校领导作出了落实北大培文集团“北大领读者”项目,建设书香校园、诗性校园,提高全体教师和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决定。
俄语教研组组长、北大培文济宁二中校办工作人员与俄语班学习委员、高一年级学习之星两谭某以为,在当下社会普遍热衷于追求感官享受与刺激的浮躁氛围中,举行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学校应当是传授与创造知识的场所,教师应当是尊崇知识的人群,而阅读则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我校参与“北大领读者”项目之后,本人积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进行阅读。在此次阅读活动中的首项成就,便是完成了俄国著名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的阅读。读过以后有颇多思想感触,成文与诸位领导、同仁、学生共享。
一、《少年》产生的时代背景
接触俄国著名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对笔者来说早已经不是第一次。我最早读的是他的一部短篇小说《白夜》,自读这部作品起就敬仰上了这位以“残酷的天才”、“俄国文学深度的代表”著称的文学家。之后我又读了他两部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罪与罚》,这也是两部给陀思妥耶夫斯基带来世界性声誉的文学作品。后来我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访问留学时,还专门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座城市的故居博物馆,亲眼看到了他写作的房间与书案。在这里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了他所代表的俄罗斯文学中那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少年》是笔者阅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四部著作,这是一部长达60万字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875年。笔者从2021年11月起开始阅读这部著作,一直读到2021年3月才算读完。尽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为许多人所熟知,但是真正能够喜爱上他的作品的人却为数不多。这是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有一种厚重感,而且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内容确实较为难懂,尤其是书中常会出现的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少年》中的一些段落我也曾翻来覆去地读了几遍才算搞明白。任何一部伟大著作的产生,都与其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在介绍《少年》之前,我先简要地论述一下这部著作的产生时代。
陀思妥耶夫斯基《少年》的成书时代是十九世纪的下半叶,这一时期的俄国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许多隐藏已久的社会问题爆发了出来,俄国的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都意识到了自己的国家已远远落后于西欧。继彼得大帝的改革之后,俄国人又一次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与进行社会改革的浪潮,1861年农奴制改革由此应运而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极为相似的是,西欧的各种社会思想尤其是资本主义观念强力传入俄国,并得到迅速扩散。俄国传统文化面对这一巨大震荡和冲击,完全无能为力甚至土崩瓦解。社会丧失了信仰与共识,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大行其道,人们普遍精神空虚、道德沦丧。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俄国的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也由稳固变得分崩离析,成为偶合家庭。(大致起源于19世纪前后的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之为“偶合家庭”,意思是说它有很大的偶然性,人们在外力的左右之下不小心结合在一起了。它既没有家族公共价值作为依托,也没有个人肉体自由作为根据,更没有信仰的依据。它呈现为一种虚伪的无根状态。貌似温和的家庭形式之中,包裹着一颗颗邪恶的心。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卡拉马佐夫一家是"偶合家庭"的典型。在俄国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贵族家庭原来的优雅的外观逐渐丧失,联结家庭的道德已不复存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不理解,各自追逐自己的目标,勾心斗角。这是处于瓦解过程的贵族家庭。)
俄文原版《少年》封面
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自然也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正如《少年》中所描述的那样:“年轻人之所以纯洁,是因为这是年轻人。也许在他们这些早年的疯狂冲动里,就包含着对秩序的渴念和真理的寻觅,至于有些现代的年轻人把十分愚蠢和可笑的事物当成是真理和秩序,——甚至使你不能明白,他们怎么会对这些愚蠢而可笑的事物深信不疑!这又是谁的过错呢?我还要顺便指出,以前,在不很久前的那个时代,至多就是上一代,对这种引人注目的年轻人根本不必加以怜惜,因为那时候他们几乎永远得到一个结果,那就是顺利地归附到我们的最高的文化的阶层里,并与之融为一体。譬如说,在初涉人世时,就意识到全部的混乱和自己的偶然性,意识到哪怕连他们的家庭环境中也缺乏高尚的精神,缺乏名门望族的传统和完美的模式,那么这甚至更加好些,因为他们以后自己会有意识地取得这一切,且学会加以尊重。现在的情形却有点不同,——就是因为几乎已经没有可以归附的阶层了。”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俄国的知识分子广泛地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展开了深入的思考,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怎么办?》《外省散记》《波谢洪尼耶遗风》《死魂灵》《猎人笔记》《贵族之家》《谁之罪》等等。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在这一时期进行他的文学创作活动的。《少年》中的许多情节所折射出来的,也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821年11月11日,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俄国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他在七个孩子中排名第二。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休军医和彻底的酒鬼,工作的医院地处圣彼得堡的荒郊野岭,犯人公墓、精神病院和孤儿院是当地的地标式建筑。这些景象给年龄尚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穷困者的怜悯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灵。虽然父母不允许,年轻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经常到医院花园走走,看看那些晒太阳的病人,听他们讲故事。通过这种途径,陀思妥耶夫斯基接触到了当时俄国社会各个阶层人民的实际生活。
184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当时传入俄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了兴趣,他参加了圣彼得堡拉吉舍夫小组的革命活动。1849年4月,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牵涉反对沙皇政府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并于11月被判处死刑。在行刑前的最后一刻,他才被改判为流放。在流放西伯利亚期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发生了巨变,他开始反省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转而笃信宗教。在西伯利亚期间他与第一任妻子玛丽娅·季米特里耶芙娜成婚。
18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结束了在西伯利亚的流放,返回圣彼得堡,此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这部作品可以被看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前后期的过渡作品,既有前期的对社会苦难人民的描写,又带有后期的宗教与哲学探讨。这段时间他在文学上有所进展,但生活上却连遭打击。1864年他的妻子和兄长相继逝世,他还需要照顾兄长的家人,这使他濒临破产。他企图通过赌博来还清债务,却欠下更多债,整个人陷入消沉之中。
为了生计,出版商答应给陀思妥耶夫斯基预付款,但是要求他要在半年内写一部长篇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半年时间里创作了《罪与罚》,于1866年出版,这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许多世界文学杰作都是先发表于报纸杂志的文艺副刊,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欲罢不能,再予出版社出版。他的许多作品是口述方式,说出小说故事由速记员记录。有一次长篇小说离交稿一个月还没有写。在朋友介绍下,陀思妥耶夫斯基认识了速记学校的高材生安娜·格里高利耶芙娜,两人高效率地工作,一个月内完成了《赌徒》,于1867年出版。同年两人结婚,在妻子安娜的鼓励与帮助之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才安定下来。
之后的十多年的时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创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1868年他完成了《白痴》,1872年完成了《群魔》,1875年完成了《少年》,1880年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1881年2月9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圣彼得堡去世。
《少年》中的许多情节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生经历的折射。小说中的主人公也充满着对穷困者的怜悯,想通过赌博来让自己发财致富,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二、《少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思想特质
小说最为重要的是塑造人物,《少年》之所以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在于它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富于时代特点的人物。以下便对其一一进行详细的分析:
《少年》是以第一人称写成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我”——阿尔卡季·马卡罗维奇·多尔戈鲁基。阿尔卡季出生在一个偶合家庭,他是地主安德烈·彼得罗维奇·韦尔西洛夫的私生子。生父韦尔西洛夫对自己的子女不承担任何父亲应尽的教育职责——“他的小孩子们照例不在他身边,而是在亲戚那里;他一辈子就这样的对待他的子女,婚生的和私生的都一样”。阿尔卡季就像是一个弃儿,几乎一出生就被安置在别人家里,然后送进莫斯科的图沙尔寄宿学校。在成年以前他几乎没有见过母亲,只有两三次匆匆的会面,亲生父亲也只在十岁那年匆匆见过一次。
阿尔卡季缺少父母关爱,也不善于交际,与别人难以相处,因而倍感孤独,深深怨恨自己偶然来到这个世界上。作为私生子,他只能跟名义上的父亲——农奴马卡尔姓多尔戈鲁基。这个姓与俄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公爵相同,在学校里阿尔卡季经常遭到同学的嘲弄和蔑视。阿尔卡季为此非常痛恨自己的姓,一再拼命声明自己是平民。在学校里受到的种种屈辱使他深感身份地位卑微,他对现实有着诸多不满,由此产生了自己的理想。
阿尔卡季的理想“就是成为罗特希尔德(又译为罗斯柴尔德,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他和他的五个儿子即先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法兰克福、意大利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成为和罗特希尔德那些的富豪;并不是普通的富豪,而是像罗特希尔德那样的富豪。”而要实现这一点,“事情是很简单的,所有的秘诀全在于两个字眼:坚持不懈和锲而不舍。”在阿尔卡季看来,“我的‘理想’及其力量就在于:金钱是唯一的手段,他甚至会把微不足道的人变成高人一等的人物。”“金钱自然就是一种专横的威力,同时也是最高的平等,它的主要力量就在这上面。金钱会使一切的不平等归于平等。”
根据《少年》拍摄的同名电影(1983年上映)剧照:地下赌场的轮盘赌
长期饱受歧视与打击的阿尔卡季将尽可能多地获取金钱视为了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他中学毕业之后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选择了到社会上闯荡一番以践行自己的理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阿尔卡季“在发明了‘我的理想’之后,我就开始试验自己:能否受得了修道院和戒律的生活?为了这个目的,我在整整的第一个月内只吃面包和水。每天吃不到二磅半的黑面包。”阿尔卡季为了获取金钱,不惜参与地下赌场的轮盘赌。在赌场之中,他赢了很多次,但因此被其他的赌徒污蔑他做了手脚并且偷钱。阿尔卡季被这些赌徒打了一顿,扔到了冬季大街的积雪之上。阿尔卡季奄奄一息,险些被冻死在街头,这时他的中学同学兰伯特路过,将阿尔卡季带进了家里。阿尔卡季与兰伯特很久未曾谋面,见到兰伯特以后,发现他与其情妇阿尔福西娜出手很是阔绰。阿尔卡季很好奇兰伯特的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结果发现他“甚至很可以直接归入那类讨厌的、奸恶的小流氓团伙里,他们互相串通着,专干那套现在称为敲诈的勾当,这套勾当可以在现在的法律条文里找到定罪和量刑的依据。”“他们作案手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先探听到人们的某种隐私,有时是极体面的,地位很高的人们的隐私,然后他们就去找这些人,以公布证据(这些证据他们有时完全没有)进行要挟:要想上他们不把这些隐私传扬出去,就得付给他们一笔钱。”
兰伯特得知,阿尔卡季认识一些上流社会的人物而且手中还握有关于他们隐私的文件后,便千方百计拉阿尔卡季入伙。阿尔卡季虽然渴望金钱,但并没有因此而泯灭良知,断然拒绝了兰伯特一伙的要求。兰伯特及其情妇阿尔福西娜并不死心,有一次他们设法灌醉了阿尔卡季,从阿尔卡季手中窃取了一份文件。正当兰伯特一伙想要以此文件进行诈骗时,阿尔卡季及时赶到,制止了这一阴谋。兰伯特遭到逮捕和审判,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在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阿尔卡季逐渐走向了成熟,他意识到了金钱并非人生的全部,还有着很多比金钱更为珍贵之物。阿尔卡季决心到大学里继续求学,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小说的最后,在阿尔卡季看来,“这种新的生活,这条展现在我面前的新的人生路,就是我的‘理想’,也就是先前的那个‘理想’,只是形式有所不同,所以让人认不出而已。但这一切已经不能再写进我的这篇‘札记’里了,因为这是完全另一回事。”
《少年》中,陀思妥耶夫斯基还运用了许多笔墨来描写阿尔卡季的两位父亲——他亲生父亲安德烈·彼得罗维奇·韦尔西洛夫和他名义上的父亲马卡尔·伊万诺维奇·多尔戈鲁基。韦尔西洛夫出身于贵族,是拥有众多田产的地主,而马卡尔·伊万诺维奇则只是一位农奴。韦尔西洛夫受过良好的教育,去过西欧的很多国家,给人一副很有教养的样子。马卡尔·伊万诺维奇展现的则是十九世纪时俄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受过的教育仅仅来自于东正教会神父的布道。实际上韦尔西洛夫与马卡尔·伊万诺维奇代表了当时俄国广为流行的两种社会思潮派别——韦尔西洛夫代表的是西欧派,主张俄国应全面效仿西欧,成为和英、法一样的国家;而马卡尔·伊万诺维奇代表的是斯拉夫派,主张俄罗斯应当以自身的民族特点出发进行发展进步,而非跟在西欧国家之后亦步亦趋。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明显是斯拉夫派的拥护者,因此他在《少年》之中专门描写了韦尔西洛夫的幡然悔悟与马卡尔·伊万诺维奇对阿尔卡季进行的教诲。阿尔卡季中学毕业后,韦尔西洛夫让儿子回到身边,教育他指点他。阿尔卡季也经历了对自己亲身父亲形象的幻灭与重新认识。马卡尔·伊万诺维奇在书中出现的场次并不多,到了下册才出现,而且阿尔卡季遇见他时,他已经病入膏肓。然而·,马卡尔·伊万诺维奇很快以自己的真诚、善良与乐观影响到了处于人生选择关键时期的阿尔卡季,使阿尔卡季感受到“人一快乐,就会将自己全盘托出,毫无保留。有些人的性格让你许久捉摸不透,但只要这个人很诚恳地大笑一下,那么他的整个性格就会让你了如指掌了。只要那些修养极高的人,才会快乐得有感染力,也就是说,才会有令人着迷的善意的快乐。”马卡尔·伊万诺维奇在阿尔卡季的陪伴中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他临终前的教诲是帮助阿尔卡季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重要因素。
《少年》中除了以上提到的男性角色之外,陀思妥耶夫斯基还塑造了众多女性角色,这与当时俄国女性开始走出家庭与村社,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是相符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着墨较多的女性角色之一,是韦尔西洛夫的女儿、阿尔卡季的亲妹妹莉扎韦塔·马卡罗芙娜。阿尔卡季兄妹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他们互相相依为命,关系相当密切。但是与哥哥相比,莉扎韦塔·马卡罗芙娜显得相当天真和单纯,她无法理解哥哥的理想。
根据《少年》拍摄的同名电影(1983年上映)剧照:阿尔卡季和妹妹莉扎韦塔
他们兄妹两人一同到达圣彼得堡时,韦尔西洛夫给阿尔卡季安排了一份工作,让他去陪伴富有的老公爵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索科利斯基。莉扎韦塔借机认识了索科利斯基家族中年轻的谢尔盖公爵。谢尔盖公爵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常出没于酒吧、舞厅、赌场,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莉扎韦塔初次见到谢尔盖公爵时涉世未深,当谢尔盖公爵为她出手大方、一掷千金的时候,莉扎韦塔便深情地爱上了他。以至于莉扎韦塔认识谢尔盖公爵后不久,便怀上了他的孩子。然而谢尔盖公爵由于参与赌博而债台高筑,为了还债他参与了伪造股票的犯罪活动。谢尔盖公爵在东窗事发后选择了投案自首。谢尔盖公爵被关押进监狱之后,悲苦的命运接二连三向莉扎韦塔袭来:谢尔盖公爵一病不起,没有等候到审判就死在医院里;莉扎韦塔从楼梯上摔了一跤,流产了,之后病了几乎整整的一冬天。经过这些事情之后,莉扎韦塔“变得温顺、平和,但是她以前的那种热烈的性格却好像一下子全埋葬到什么地方去了……非常地不爱说话,甚至不看望任何人,任何东西,仿佛对一切都满不在乎,仿佛她只是一个过客。”在小说的最后,“她的未来还是一片渺茫,现在我连看她一眼,都不能不感到心痛。”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主要人物之外,《少年》还塑造了其他很多人物。诸如帮助韦尔西洛夫打理田产的、个性鲜明的塔季扬娜·帕夫罗芙娜,在圣彼得堡被债主所欺骗、为生活所迫而自杀的女学生奥莉娅,阿尔卡季的房东、古道热肠的好心人彼得·伊鲍里托维奇等等。在这里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加以详细描述。
三、《少年》给教育工作的启迪
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少年》来有一些特别的感触。因为这部著作“可以让人们从中领悟到,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里,某一个少年的心灵里会隐藏着什么。——这种领悟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任何一代人都是从少年成长起来的……”作为执教高中阶段的人民教师,执教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他们处于青春期,正在心理与生理上都发生着巨大变化的人生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少年》,也可以给笔者以很多关于教育工作的启迪。在这些启迪中,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三点:
第一,在对于青少年进行的德育工作中,应当注重正确金钱观的教育工作,抵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拜金主义的不良影响。
《少年》中的很多篇幅,便是关于金钱的追求与纷争的:阿尔卡季为了改变自己身份的卑微,树立起了成为富豪的理想,省吃俭用到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地步;韦尔西洛夫为了田产的纠纷而不惜与自己的亲属反目,在知道兰伯特握有密信之后又想利用这一文件为自己牟利;莉扎韦塔为谢尔盖公爵的花言巧语和一掷千金所惑,在懵懂无知的情况下坠入了爱河,导致了她以后悲剧的命运。这反映出了在农奴制改革、资本主义广为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拜金主义的盛行,俄罗斯原有的道德观念被破坏和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金钱的疯狂追求。金钱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对个人和社会而言都并非福音,它让很多胆大妄为之徒铤而走险,为获取金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也让穷人在社会上丧失人格与尊严,被富人毫不留情地践踏与鄙视。《少年》中奥莉娅和她的母亲在贫苦交加之中来到圣彼得堡,结果被有钱有势者任意欺凌与玩弄的情节便是此种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高中生处于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当他们看到社会上一些人过着声色犬马、纸迷金醉的生活时,便很容易将追求金钱视为人生的目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他们的德育工作,告诫他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乃是正确的金钱观;要让学生及时认识到,金钱虽说重要,但它远不是人生的全部,生命中诸多宝贵的事物是金钱无法买来的。同时还应当搜集一些青少年为追求金钱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警示教育,以让其不至于因追求金钱而像《少年》中的兰伯特那样违法犯罪。
根据《少年》拍摄的同名电影(1983年上映)剧照:阿尔卡季和兰伯特在小酒馆里
第二,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家庭情况特殊的青少年学生,应予以重点关注和教育。
《少年》中的主人公阿尔卡季毫无疑问是一个问题少年,而他出现这些问题,是与他所处的家庭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他所在的家庭是俄罗斯当时偶合家庭的典型:因为父亲在世时受过马卡尔的恩惠,索菲娅还小的时候婚姻就被偶然地决定了,18岁时只得嫁给了50岁的马卡尔,后来又非常偶然地爱上了回到庄园里的主人——25岁而又丧偶的韦尔西洛夫,在没有和丈夫离婚的情况下,组建了另一个家庭,生下了私生子女——小说的主人公阿尔卡季及其妹妹莉扎韦塔。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阿尔卡季与莉扎韦塔在他们处于少年的时期都走了一段人生的弯路:一个为了证明自己而去拼命追求金钱,为此多次深入险境;另一个被花花公子施以了小恩小惠之后便轻率地托付终身,结果造成了自己的爱情悲剧。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在他们两人的内心世界里,爱与归属的需要很久没有得到满足,而这种需要在人生中是至关重要的。阿尔卡季由于缺乏关爱而感到自己被世界所忽视,为此他便决定用金钱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莉扎韦塔轻率地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托付给一个花花公子,也是因为内心中对爱的渴求太过热烈,不想继续生活在缺乏爱的环境之中。
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现在家庭情况特殊的青少年学生数量在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上一学期的学期工作总结会议中,敬爱的贾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我校约30%的学生生长在父母离异的家庭里。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这也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出了一道难题——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应当怎样来进行?笔者以为,对于生活在特殊家庭中的学生,学校教育中应予以更多的关爱。需要告知他们的是:虽说在家庭生活中遭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不幸,但是来到学校里,还有老师和同学在关心与爱护你。教育工作者应当以光和爱来感染这样的学生,让他们早日从家庭变故的阴影走到阳光下面来。我校心理咨询室的李老师与史老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我校的学生付出了诸多时间与心血,在此应当感谢她们的付出。
第三,对于青少年男女应给予正确的爱情观的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择偶观与婚姻观。
当前的中学教育中,普遍把男女同学之间较为密切的交往视为“早恋”,并视之为洪水猛兽。然而笔者对于此种做法不敢苟同,主张中学阶段应向学生进行必要的择偶、爱情与婚姻的教育。因为盲目地禁止“早恋”实质上根本无助于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助长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并不会因为回避而消失,未雨绸缪方才是解决之道。择偶、爱情与婚姻几乎是每个人的人生中都必须要面临的问题,学校教育应当帮助青少年学生去认识与解决这类问题,而非盲目地采用各种手段去限制男奴生之间的交往。《少年》中的莉扎韦塔之所以在爱情上经历了文中所述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在家庭生活与学校教育中,并没有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初涉爱情便为花花公子所惑。
关于教育工作者在爱情上应对学生尽的教育责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爱情的教育》中有着深入的论述:“一个人能在一生中对惟一心爱的人忠贞不渝,始终保持高尚、纯真的爱情,这不是因为事情的一帆风顺或偶然巧合,而是因为在对异性产生爱恋之情以前早已在一个人身上培养起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做教师的有责任同学生们的家长一道,通过施加教育影响或以每日的生活方式来明确目的地培养这种品质。关心培养这种品质,也就是关心未来一代的幸福。”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一向内容丰富而又深刻,笔者对《少年》所作的解读与引申涉及到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在这篇读书感言的最后,笔者呼吁我校各位教育工作者也来解读一下这位残酷的天才与这部不朽的著作,为把“北大领读者”项目推向前进而共同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