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游戏监管 拯救“网瘾少年”

加强网络游戏监管 拯救“网瘾少年”

宁强县通过发掘羌族传统木刻版画技艺,在中小学开展木刻版画教学活动,激发孩子们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热情。 通讯员 郑尧摄

3月6日,在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上,来自不同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不约而同谈到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其中就有引发学生家长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

为此,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和宁强县铁锁关镇初级中学,了解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如何帮助青少年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远离网络游戏和不良信息的侵害、拒绝网络成瘾。

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訾艳阳认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因为长期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往往会把虚拟的网络世界当成现实生活,思想和情感都会与现实生活脱节,这给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上带来一定的障碍,甚至造成一些心理疾病。”

在訾艳阳看来,信息化的时代,在学生使用互联网这个问题上,不能简单以“一刀切”全面禁止的方式来解决,全社会都要引导青少年不沉迷、有节制、有计划地正确利用网络。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坚持以学生为本,凝聚家校合力,以学校为主导,学生和家长充分参与,讨论并制定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手机及娱乐型电子产品管理办法》。学校将手机管控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班级量化考核,将学生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引导学生不断规范个人行为,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珍惜个人声誉和集体荣誉。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尽职尽责,鼓励家长多陪伴孩子、欣赏孩子、信任孩子,培养孩子养成良好时间观念,帮助孩子对比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异同,找到真实的自我。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建议家长借助校外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帮助解决问题,不要抱着“我能解决问题”的侥幸心理,也不要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遮掩心理,这些会耽误孩子。

訾艳阳建议:相关主管部门要强化游戏运营商的管理责任,实施网络游戏分级制度,为青少年订制适合的手机,并提供绿色上网和监督软件。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实行对未成年人网游时段、时长的监管,当青少年上网游戏累计时间过长时,发送信息通知家长,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网络成瘾是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和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更好解决。

不让留守儿童成为“网瘾少年”

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农村留守儿童沉迷于网络直播、手机游戏等问题愈发严重。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更容易成为“网瘾少年”。

宁强县铁锁关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全校500多名学生全部住校,学生中60%左右是留守儿童。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持续开展预防中学生沉迷网络、绿色上网、学生心理健康讲座等系列教育活动,帮助这些农村孩子远离网络游戏和不良信息的诱惑,快乐成长。

学校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辩证认识网络、真实面对网络、科学使用网络,文明上网、绿色上网,拒绝网络游戏、摒弃不良信息、规范网络行为,构筑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

围绕“绿色上网”这一主题,学校利用电子屏、班级QQ群或微信群、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宣传和营造浓郁的文明上网氛围。各班开展了以“上绿色健康网,做阳光青少年”为主题的班会等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提高网络道德素养,自尊自律,点击文明,绿色上网,增强自护意识,为营造一个健康纯净的网络空间积极贡献力量。宁强县铁锁关镇初级中学还通过“绿色上网”宣誓和签名仪式等活动,鼓励同学们严格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健康上网。

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师根据教材实际情况,尽最大可能加入网络安全教育。信息技术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把网络知识和运用作为教学内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传授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重点进行网络文化和网络文明道德教育。

解决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问题,需要优化、净化上网环境,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合力加强监管,从思想认识上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学会用好网络资源而又不沉溺其中。

加强网络游戏监管 拯救“网瘾少年”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7208.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