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题为”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的2020年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于7月30日在上海揭开了帷幕。会上,来自游戏圈的诸位大咖,譬如腾讯公司副总裁王波,就围绕”责任和未来”这一议题分享了腾讯游戏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努力及心得。
2006年到2017年,中国未成年人的首次触网年龄持续走低。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19岁以下的网民达到1.74亿,占网民总量的21.8%。防止未成年人过度沉迷、巨额消费、传播低俗不良信息等挑战随之突显。
为此,腾讯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来帮助监督和引导未成年健康游戏,计划实施分几步走,每一步都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首先腾讯在2017年率先打造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1.0″阶段,并在”事前-事中-事后”三大环节建立防护举措。尤其是”事前”阶段的”成长守护平台”,家长们可以在此绑定孩子的账号,对他们的游戏时间、消费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随着未保措施的不断成熟,腾讯又于今年的6月17日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将未成年人保护措施正式升级到”3.0″阶段。在减少干扰普通用户的基础上,发现那些冒充成年人的未成年玩家,对其游戏时长和消费情况进行限制与提醒,旨在督促和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理性消费。
由于家庭教育出现缺失,很多未成年人只能从游戏当中填补心理空缺,最终出现沉迷现象。而部分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只是简单粗暴的苛责甚至是一刀切禁止他们游戏,结果因为逆反心理导致情况继续恶化。所以究其根本,游戏公司从技术手段限制未成年沉迷游戏只是治标,真正要治本还是需要广大父母对孩子的及时关心与呵护。
譬如今年年初,陈某在家用母亲的手机上”网课”,偶尔乘父母不在家便开始打游戏。直到一个多月以后,陈某母亲在督促陈某网课学习时,才发现孩子玩游戏花掉了手机里的6800多元。
经过仔细盘查,陈某才说是自己趁上”网课”之机,先后10余次偷偷用母亲手机里零钱,以每次几百不等的金额,向游戏里充值。幸运的是,在游戏公司客服积极的帮助下,这些钱最终得以被退回。
腾讯公司副总裁王波也在演讲中透露,在腾讯推出未成年人保护3.0之后,”近一个星期,平均每天有541万个帐号在登录环节,1.3万个帐号在支付环节触发了人脸识别验证。在这其中,因为拒绝或未通过验证,登录环节有89.05%的用户被纳入防沉迷监管,支付环节有82.62%的用户被拦截了充值行为。”
可以看出,未成年人借用家长手机玩游戏,其数量真的不在少数。从拦截数据上来看,这些未成年成功被拦截也是归功于腾讯致力升级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这说明腾讯升级的未保措施第三阶段也确确实实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但话又说回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真正避免孩子沉迷游戏,除了游戏公司不断努力,家长们也不能忽视自己承担教育的责任。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间明白娱乐和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为他们提供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