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报复心理吞噬了孩子的健康心灵

小刚和小俊是高中同学。不久前,小刚新买了个MP3,爱不释手,甚至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听起歌来。小俊看到后,对小刚进行劝阻,但是小刚不听,结果小俊向老师打了小报告,老师没收了小刚的MP3。对此,小刚心怀记恨,扬言要小俊“好看”。

莫让报复心理吞噬了孩子的健康心灵

一个月后,学校举行运动会,小刚和小俊都报名参加百米跑,而且都进入了决赛。

在决赛的时候,小刚和小俊的跑道相邻。比赛开始,在起跑的时候,小刚故意伸出腿绊倒了小俊,结果小俊在决赛跑了个倒数第一。赛后,小刚走到小俊身旁,得意扬扬地说:“叫你当初向老师打报告,这回摔倒,你活该。跟你说,咱两个的事还没完。”

之后,小刚几次三番找小俊的麻烦。小俊无法,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后来在家长会的时候,小俊的妈妈把这件事告诉了小刚的爸爸。小刚的爸爸皱着眉,心想:“我家孩子平常表现很好啊,如何会有这么强的报复心理呢?”

报复心理是一种以攻击方法对待那些给自身带来不愉快的人,从而发泄怨恨及心中不满的情绪。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具备这种心理的青少年一般是对自身不认可,或曾经历过他人的耻笑,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严峻打击,于是内心变得自卑、敏锐,容易误解其他人的意思,对其他人常常有戒备防范心理。

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爸爸妈妈的优点也好缺点也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可能,有些不在乎的言行也往往成了孩子模仿和参照的对象。

青少年报复性行为的形成,大都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方法办法不当有关。目前的家庭通常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自出生将来就受到百倍的呵护和关爱,过分的娇宠无意间使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任何事都由着我们的性子来,假如家长听之任之,或者一味地妥协、迁就,那就大错特错了。

青少年有报复心理一般可由几种起因造成:一是没亲情和关怀。大量家长觉得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无需像对待婴幼儿似的了,加之还有些家长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孩子。其实青春期的孩子特别需要呵护,尤其是感情交流,在亲情和关怀没得到满足时,常常会通过报复把坏心情宣泄出来。二是缺少尊重和交流。孩子在课堂受挫时或没被理解时,会感觉自身没得到应有些看重和尊重,就会产生对抗的心理。三是没表彰和认可。假如所有美好的愿望和积极的举动都不被家长和老师看重,专长没展示的机会,那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因积怨而心态失衡。

青少年之所以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行为”,从主观原因看,因为孩子年龄尚小,还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周围的事物的判断还很片面和稚嫩,严峻存在独生子女“以我为主”和“自私任性”的心理。从客观原因看,家长在家庭环境的构筑和家庭教育的方法上存在缺失,孩子的家庭地位被抹杀,孩子的思想意识被遗忘,孩子的人格自尊被忽略,孩子的情感抒怀被封闭;老师在教育过程突出主观意识,缺少对学生深入知道、细致观察、耐心倾听、平等交流,疏忽了对学生健康个性的培育和失衡心态的矫正,诱发了不好的心理和不满情绪的爆发。

青少年时期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时期,千万不要让报复成为成长道路上的“包袱”。

原创文章,作者:禁游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inyouxinxi.com/733.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